2024-07-22 17:37:07 | 基础网
真的是在不同的时代里面,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经常关注社会上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我们都知道时代在发展,有些东西他就已经过时了,而且现在对于很多专业而言,他也是被教育部所撤销了。当我们在网上看到就一步撤销了518个高校的专业,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你认为高校的哪些专业应该被撤销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我看来,比如说统计学和环境设计,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1 环境设计
我们都知道,其实每一个学校他们说开设的那些专业本身就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而且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主要是为了能够在今后他们毕业之后,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能够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所以当教育部他们撤销这些高校专业的时候,在我看来,其实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很可信的,同时也是一种从现实实际出发的一种状态。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高校的一些专业真的是应该被撤销了。比如说环境设计。环境设计这个是一个非常广大的一个含义,因为环境它主要是包括多方面的,比如说有自然环境,有人类环境以及各方面的。
2 统计学
我们都知道,其实统计学他在以前的时候他的发展是非常好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所说的那种统计学就是在一个公司或者是在一些部门做一些相应的数据统计之类的。但是现在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并不是要人工去做,而是说我们可以用电脑直接操作。因为现在她主要就是那种信息化的工程,很多时候我们直接用电脑就可以输入很多的数据,这些都是一种很方便的行为,都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在我看来,我觉得统计学也可以被撤销掉。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中刚刚毕业的那些高中生,他们在高。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也一定要好好的慎重的考虑一下,毕竟大学里面说就读的那些专业,对以后自己毕业之后我们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对于这方面专业的问题一定要慎重的考虑。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于问题的看法。
从2017年开始,北京、河南将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录取,山东、海南将形成本科统一录取批次,合并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我整理了2017取消三本的省份名单,欢迎阅读!
2017年三本被取消名单_2017三本降为专科名单_2017取消三本的省份
15省份取消“三本”
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 教育 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此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截至2016年,已有15个省份取消“三本”。此前,已有不少省份率先对合并录取批次进行探索,从2011年起,山西、山东和福建便将二三批次合并。此后,2015年起,四川、广西、浙江、天津将二三批次合并。
2017年,河北、江西、湖北、辽宁、重庆、贵州等省份都将二三批次合并招生,广东则合并二本ab批次。同样也是今年,上海则“更进一步”,将一本、二本合并为一批录取,如今只保留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2017年起,河南和北京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此外,海南和山东2017年起也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2017年高考多地取消“三本” 二本三本合并的省份有哪些?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报道,目前,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今年高考,多地在录取阶段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中新网记者注意到,2017年高考,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省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资料图:2月25日,河南省汝南一高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励志大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高考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4月20日,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17年安徽高招方案,根据安徽省印发的《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自2017年起,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
为何取消“三本”?据安徽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批次调整是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导向,从全国来看,目前部分省市已取消本科三批,个别省市还将本科批次全部合并。“批次调整将会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计划完成率。”
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此前,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今年高考,除了安徽,包括北京、河南、江苏、新疆等省份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
截至目前,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开报道,除上述省份外,全国已有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广东等十余省份取消“三本”。
资料图:2016年6月7日,河北石家庄的高考考生在相互祝福。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部分省份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在合并录取批次成趋势的大背景下,许多省份均率先取消“三本”。与此同时,一些省份则更进一步,对第一、第二招生批次进行合并。
其中,上海市从2016年高考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继上海之后,今年高考,山东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根据《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 》,2017年起,山东夏季高考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于是,山东夏季高考录取工作分为5个批次: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这也意味着,继上海之后,山东也将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那么,合并本科一二批次招生,会带来哪些影响?此前,教育部曾介绍,一是拓展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合并本科第一、二批次,考生填报高校志愿、专业志愿的数量不变,志愿填报的空间并未减少。合并第一、二批次,有助于进一步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填报志愿。在此意义上,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是促进素质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空间。合并本科第一、二批次,有利于高中学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率”,缓解学校的升学率压力,减轻师生不合理教学负担;有利于高中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校本特色。
三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合并第一、二批次,解决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问题,促进高校从基于分数的分层招生,逐步走向基于专业兴趣的分类招生,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自主发展,办出特色。
资料图:2016年5月25日,江苏扬州一所中学校园内挂满了正能量励志横幅 标语 。孟德龙 摄
应完全取消录取批次么?
为何需要取消录取批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此前,之所以人为设立一、二、三批次的录取批次,其主要是为了方便录取工作,而随着高校数量增多,大批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成立并招生,今天的分批录取格局逐渐形成。
“但与此同时,本科一批院校录取 分数线 往往比二、三批次院校高,一本学校也比二、三本好,这种‘刻板印象’随之产生。”储朝晖说。
取消录取批次有何影响?有评论指出,对考生而言,解除了心理上一本、二本、三本的界限和障碍,选择余地更宽了,更容易凭兴趣选专业;对高校而言,原来的一本、二本高校不再能“高枕无忧”,而有专业特色的院校则有望在招生大战中赢得主动。
也有观点认为,到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按照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时代。如果只关注“最顶端”的优质高等教育,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各方态度
——不该人为划分等级
对于完全取消录取批次,各方态度不一。对此,有部分人乐见其成。山东大学学生简冰洋就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未来录取批次的取消有利于高校的竞争,在更加扁平化的结构里,高校会更加注重口碑打造和实力提升,一些无所作为的学校慢慢地便会消失。
湖南大学学生马丽娜也力挺,认为把学校划分等级,实际上,就是把人划分等级。如果因高考没考好,没上好学校,就把人分了等级,这种等级一直延续到工作及以后,是很可怕的。
但也有人担忧,福建一名高中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以后要是不再划分一、二、三本院校,学生间的素质水平该如何区分是个问题。(完) 基础网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育部撤销518个专业,你觉得这些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让我们坐在家中,通过手机就可以知道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而且在现在的社会之下,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很高的,所以当有关教育的问题出现的话,那么就会马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最近教育部撤销518个专业,网友们对这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这些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可以来具体说一下。
第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不适应社会发展情况,如果再继续招生的话,那么想报考这个专业的人也是非常少的,即使报考了这个专业,那么到他毕业的时候就业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就撤销了这些专业。其实教育的发展是不断的与社会接轨的,特别是在大学当中,他所培养的一些人才就是为社会培养的,如果这个时代过去社会不需要这种人才的话,那么大学里边也不要培养这种人才了,可以换个角度,像其他方面培养去适应社会的发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与当地的社会是脱不了关系的,虽然说这个专业在目前来看是非常火爆的,但是当地的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状态,如果再继续输出的话,那么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浪费了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耽误了这些学生,或者是这些学校想开设一些新的专业,但是由于没有地方再去开设,所以权衡利弊之下,就把这些专业撤销了。其实撤销的债务百18个专业当中有一些冷门专业,但是也有一些热门专业,他的撤销都是与社会发展脱不了关系的,因为只有社会上需要这种人才,那么这样的人学校培养之后到达社会当中才能够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如果社会不需要或者是这种人才已经趋于饱和的话,那么再去培养是没有任何用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教育部撤销518个专业。以上就是这些专业被撤销的具体原因,虽然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专业,但是在对比之后,学校决定把它撤销,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作为屏幕前的你,还认为原因有哪些呢?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评论。
以上就是基础网整理的教育部撤销518个高校专业,你认为高校的哪些专业最应该被撤销?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安徽官宣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有啥影响?安徽官宣连续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些影响,对于这些专业来说也会有一些影响,最终的影响就是学生的就业。就在近几日根据相关的信息可以发现现在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行改革,而且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出现进一步的改革,有一些通知已经发布,逐年提高一些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招生计划,而招生计
这些高校专业被撤销,都是哪些大学的专业被撤销?教育部2021年3月1日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出版学、中央财经大学物流管理、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东北大学软件工程、吉林大学电子商务、山东大学口腔医学等多所高校总共518个本科专业被撤销了。除了518个撤销专业,还新增了37个新专业,这37个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除
教育部宣布撤销518个高校本科专业,对高等教育有什么影响?我国的很多专业基本就是乱设的,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专业,也分不清专业,市场需求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升学时面临了极大困难。在新的环境下,想要培养新的人才应对挑战本身是好事,但这不意味着应当开设一个相关专业去应对这样的挑战。原因是大部分用人单位没有精力去了解各个学校新设立的专业,他们仅招聘原有的,
教育部新增37个本科专业,并撤销了哪些专业?相信在读的大学朋友们都吐槽过自己的专业,说什么“四大天坑”,“不好就业”等等,这不,为了改变这现状,教育部最近新增加了37个本科专业,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吧!教育部新增37个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今年新增本科专业37个,共有43所高校通过新增专业审批。这些都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设置的特色专业,大部分将在今年首次招生。新增
红牌专业有那些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红牌专业有: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黄牌专业有:数学
5所大学被教育部撤销,高考填志愿哪些是朝阳专业?我们都知道高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希望能够在高考里面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冲完能够上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大学。但是我们都知道,其实高考填志愿他也是一个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在网上看到吴所大学被教育部撤销的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高考填志愿哪些是朝阳的专业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我看来,比如说计算机
这些专业被撤销了,没毕业的你怎么办国内不少高校申请了新专业,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成为了高校们的新宠,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有了新专业,也就有一些专业会被放弃,那么,有哪些专业是被新时代摒弃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12年,教育部修订形成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规定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如果高校自
高考志愿填报第一批次时间今天下午,2023全国高考正式落下帷幕,目前,全国多地陆续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按照教育部规定,今年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其中本科第一批次或本科普通批次录取原则上应在7月15日之前开始,月底之前结束。目前,北京、江苏,河南、湖南等多个省份已经公布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北京的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7日至7
2025-01-26 12:40:37
2025-01-31 09:39:21
2024-11-14 06:22:06
2025-01-25 08:25:10
2025-01-28 16:36:53
2024-11-23 05: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