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

2025-01-13 11:32:04 | 基础网

今天基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

广西的高考加分制度

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 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

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1)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评选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烈士子女。

根据规定,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项目不应超出以上范围。经省级招生委员会讨论决定,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其分值不得超过20分,且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累加。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及分值仅适用于本地区高等学校,并须报教育部备案,经核准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

此外,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的规定,各省市都是一个标准,广西自治区应该少数民族比较多,所以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

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

1,两种说法基本上没有区别,最终结果都是加20分;
2,理论上说最高只能加20,但对于实施倾斜政策的地区,是可以在加分的政策上获得再加分的(也就是说,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比如说是500,而那些地区的只需要490,也就是说,他们变相的加了10分)。

广西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西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的相关内容。

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在同一区域,即考生中学阶段(含初中、高中,下同)6年户籍、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和实际就读3年的所在地必须为我区同一个县(市、区)或 设区市 加分政策相同的所有城区范围内。

我区普通 高考加分政策 调整前,“ 少数民族 考生加分”和“山区、边境县考生加分”项目不要求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在同一区域。

为了让普通高考加分政策真正惠及少数民族地区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我区在这两个项目中增加了“三统一”的条件要求,确保我区普通高考加分政策更精准、更公平公正。“三统一”指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在同一区域。

即考生中学阶段(含初中、高中,下同)6年户籍、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和实际就读3年的所在地必须为我区同一个县(市、区)或设区市加分政策相同的所有城区范围内。 基础网

考虑到目前部分高中在校生已在异地就读的实际,为了保障异地就读学生的合理权益,我区允许这些学生选择继续在异地就读,普通高考加分按过渡期加分项目分值加分;也可以选择在2020年春季学期规定时限内转回户籍地就读,普通高考加分按户籍地加分项目分值加分。

目前,在户籍地外就读的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在2020年春季学期规定时限内将学籍转回户籍地并实际就读,可认定为符合“三统一”条件,按户籍地加分项目加分。逾期办理的,按不符合“三统一”条件认定。

以上就是基础网整理的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算满足三统一?”相关推荐
广西三统一加分政策(广西的高考加分制度)
广西三统一加分政策(广西的高考加分制度)

广西三统一加分政策广西三统一加分政策:三统一指的是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在同一区域。拓展资料:考生中学阶段6年户籍、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和实际就读3年的所在地必须为我区同一个县或设区市加分政策相同的所有城区范围内。这一政策旨在鼓励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高考录取的公平性。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

2024-11-17 14:38:10
高考加分政策与学籍 广西高考政策三统一条件
高考加分政策与学籍 广西高考政策三统一条件

广西高考政策三统一条件1.广西高考加分政策中的“三统一”要求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必须在同一区域。具体来说,考生中学阶段(含初中、高中)的6年户籍、高中阶段的3年完整学籍和实际就读的3年所在地,必须为广西同一个县(市、区)或设区市范围内。2.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以下高考加分项目

2024-11-11 21:16:26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回族高考加不加分最佳答案我们看看2014年各省区是怎样执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呢?1.8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其次我们看到第

2024-10-17 21:10:59
新高考广西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新高考广西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1)加分政策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桂教规范〔2020〕3号)和《关于做好我区普通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桂教考试〔2020〕1号)执行。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2)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

2024-12-19 16:16:40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1)加分政策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桂教规范〔2020〕3号)和《关于做好我区普通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桂教考试〔2020〕1号)执行。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2)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

2024-12-20 21:44:08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广西成人高考加分能不能叠加计算?)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广西成人高考加分能不能叠加计算?)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1)加分政策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桂教规范〔2020〕3号)和《关于做好我区普通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桂教考试〔2020〕1号)执行。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2)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

2024-11-15 00:54:30
广西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2广西保留了五项全国性加分政策,但有两项的加分分值有所调整。1、少数民族考生在过渡期内,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分分值不变,不符合则降低加分分值。过渡期后的考生也会相对降低加分分值。2、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2022年仍然加分,分值为10分。但从2022年开始,将逐年降低该项目的加分分值,由10分降为7分,并取消该项目。3、山区、

2024-11-05 12:59:26
广西高考学生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学生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法律分析: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和“山区、边境县考生加分”项目不要求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在同一区域。为了让普通高考加分政策真正惠及少数民族地区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我区在这两个项目中增加了“三统一”的条件要求,确保我区普通高考加分政策更精准、更公平公正。“三统一”指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在同一区域,即考生中学阶段(含初中、高中)6年户籍、高中阶段

2024-12-29 14: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