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扬州市职业大学生活区大一每年什么时候放假相关的问题,今天,基础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空军海军10月在扬州“招飞” 预估高考成绩达本一线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空军海军10月在扬州“招飞” 预估高考成绩达本一线,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空军海军10月在扬州“招飞” 预估高考成绩达本一线
面向新一届高三考生招收2022年飞行员的工作已经启动。今年除了空军招收飞行员,海军将首次在我市招收飞行学员。
去年扬州7名考生
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2年空军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我市共有7名考生录取到空军航空大学,光荣地成为空军飞行学员,录取考生总数位于全省前列。东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为此专门给我市发来感谢信,祝贺我市招飞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会上,对江都区高校招生办公室、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等省、市招飞工作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空军招飞10月10日初选
海军招飞10月17日初选
2022年,空军、海军招飞都将在我市选拔部分高考成绩优异、体检飞行合格的学员,实行与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高校联合培养政策,录取学员实行“双学籍”,鼓励更多成绩优秀的学生报考,不断提高飞行学员的综合素质。
10月份,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和海军招飞办公室将分别到我市设立检测站,对推荐对象进行初选。空军招飞初选时间为10月10日,海军招飞初选时间为10月17日,检测站地点在扬州市石塔宾馆。
空军、海军招飞对象不限于应届高三毕业生,往届高中毕业男生也可报名,但需要符合一定的身体、心理、政治及文化条件。在高考成绩方面,空军海军招飞均要求高考成绩能够达到本省一本线左右。
空军招飞基本条件
预估高考成绩达本一线
高中毕业男生(应届、往届均可),文理科不限,1998年8月31日至2001年8月31日出生;身体条件,身高164-185厘米;体重、视力、血压、色觉都有相应要求。高考预估文化成绩应达到各省(市)2022年一本线,考虑到个别学生文化成绩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在综合审查把关的前提下予以暂留。
凡有下列病史或体征者不宜上站报名体检。平时戴眼镜学习或有夜盲、明显斜视、做过眼睛角膜手术者、佩戴OK镜治疗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者;身体有明显畸形,四肢残缺,功能不全及步行不稳者;有开颅、开胸手术以及头部外伤昏迷史者;经常腰腿痛或一年内有骨折者;有慢性胃肠病(经常心口痛、吐酸水或拉肚子)或七岁后患过传染性肝炎者;患过脑膜炎、脑炎、肾炎、结核病或有哮喘及经常咳嗽者;经常头痛、头昏、失眠者;家庭及本人有精神病、癫痫;有口吃者;有梦游症或12岁以后仍有尿床现象者;有耳聋,经常耳鸣或耳内流脓者;牙齿脱落3个以上或明显咬啮不良者。心理品质条件、政治条件都有要求。
海军招飞基本条件
高考外语限考
英语
须为2022年度高中毕业男生(应届、往届均可),具有开招地区学校学籍和开招省市户籍,文理科不限。年龄16-19周岁(1998年9月1日至2002年8月31日间出生)。
预计高考成绩能够达到本省一本线左右,外语限考英语,数学、英语单科成绩不能过低,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可加分录取。高考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军地“双学籍”联合培养。
身高165-185厘米(赤脚测量),体型匀称;体重在52千克以上(未满18周岁体重在50千克以上),偏瘦或过胖者不宜上站;无文身。血压、视力都有相应要求,听力、嗅觉正常;无口吃。

每年不太一样,一般在一月份。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基础网
高考志愿该怎么填?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该怎么填?的相关内容。
你好!
一般在一模出成绩之后就可以考虑模拟一次高考志愿的填报。基本思路如下:
1、查一下自己的成绩,再查省里的一分一段表,看看自己在省里的位次,也就是排多少名。位次信息很重要。
2、参照往届的录取信息,看看自己的位次,往年能录取到哪些学校。最好是自己做一张表格,把相关信息都做到表格中,方便查询和参考。
3、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有的孩子在高考前就有很明确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学习方向,但也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志愿专业。
4、汇总各种参考信息,另外一定要关注一些高校对于生源是否有特殊的要求,确保自己有报考的资格。
5、多选择一些学校和专业,拉开梯度,形成自己的志愿方案,这期间家长与孩子可以充分讨论,可能会做好几轮的修订,最后确定家长和孩子都满意的方案。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
www.bjcybags.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