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12:18:51 | 基础网
中山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关于考研其实是有很多话想说,正好趁这个机会给写一下,也是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一、为什么要考研?
我当时选择考研是为了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和遇到更优秀的人,因为我本身是学工科的,在就业方面,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拥有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学历能更有机会进入到自己比较想去的就业单位和岗位。其次,在念研可以更加深入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二、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
因为我的本科学校是东北的一所双非,并且我的成绩在学校来说不是那么拔尖。而现在的社会竞争又那么激烈,所以大二大三时就有了考研的念头,当然只是模糊有个想法。因为我专业是五年制的,所以我还没毕业时,我曾经的高中同学已经毕业的毕业,工作的工作,而在和已经步入工作的同学聊完天之后,也是确定了我考研的念头。
确定了考研之后,我就在网上了解我们专业相关信息,确定目标院校就是211。因为老家在中部,本科一直在北方,所以考研究生时就想选择南方地区,其实也是因为有些朋友家就在南方比如上海、江苏、福建、广州等地的,她们一听我的打算也是纷纷蛊惑我去她们家乡的学校去读,但最终我确定了中山大学,因为中山大学相对来说会比较好考一些,往年都是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了,最终我就这样确定了我的考研院校目标。
三、考研初试经验
因为中山大学考研要求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二、专业课(材科),所以对于相关科目学习安排如下:
(一)政治
政治我是跟着肖秀荣老师来复习,在网上买了全套资料,不过我复习的时间是从九月份,可能有的人感觉会比较早,但我感觉对我来说还好,每天晚上会看一个小章节的视频学习,这样持续一轮。然后第二轮开始时就不要看厚本了,可以买一本疾风劲草,因为这是全书知识点的概括总结,背诵可以用这一本。重要的是平时章节的习题不要忘了做,这样可以加深我们的对错题印象,到十二月份,肖老师的八套卷,四套卷就会陆续放出来了,在这里告诫学弟学妹们,肖老师的四套卷是我们必背的,因为这能使我们在考场紧张时有东西可写,就算肖老师的答案成了题目内容,没关系,政治扯得上关系就行了。
(二)英语
然后是英语的安排学习,英语我复习的时间较早,大概三月份就开始学习单词了,每天早上背单词。只不过一开始买的是红宝书,不过那本实在是太厚太枯燥,背着背着就会忘,然后也会分神,和我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就给我推荐了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系列,我就试着听了几节,感觉讲的很有趣,不枯燥,于是我就开始使用恋恋有词来背单词。因为英语一的题目类型分为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其中都穿插有长难句的使用,对于长难句我听的是何凯文老师的视频讲解,很精彩,句子成分划分的一清二楚,就看句子也不会把自己绕晕。
阅读我前期是跟着朱伟老师来学习的,也有问同学他们怎么学的。有的说跟着唐迟老师来学习,我后来也听了唐迟老师的,感觉两个老师讲的都很不错,也都学到了一些。至于作文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因为何凯文老师和朱伟老师都有成功预测到题目类型,就背诵了他们的模板,对于我们这些英语差的学生来说,真的,感觉听了他们的课程就是保命课,值得一听哈哈。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刷近十五年真题,至少要三遍啊,每一遍都要用心,仔细阅读分析,这样才有很大进步。
(三)数学
数学因为是数学二,说实话感觉轻松好多。数学考试分两个模块——高数、线性代数,高数我跟的是汤家凤老师,而线代跟的是李永乐老师,因为这两个老师基础都讲的很好,我也很庆幸选择跟了这两位老师来学习。其中的复习资料就买了有复习大全、1800题、600题以及李永乐老师的线代配套训练习题、还有最重要的近十来年的真题。关于数学的复习越早越好,不要拖沓,因为复习的越早,就能越早开始自己做题训练,应用技巧,扎实基础还有复习时间也要和考试时一致,这才能调动自己考试时的兴奋神经,一般早上去图书馆背完英语单词之后就开始了复习。后期时也有很多模拟卷,可以选择做一些,不用想着做完,毕竟太多了,就看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题,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松。
(四)专业课
专业课我是复习《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版的。也直接在某宝上买了考研的真题,材科的学习更多是理解和记忆结合,所以我就是在看了两遍书之后就开始刷真题,其实也是记得内容挺多,所以我都是下午五左右开始复习,到晚上八点左右结束。在这里也说一下真题的内容,分别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画图题、分析题、其中名词解释分值很低,简答题是十分一道,很重要的背诵内容。
作图题是15分一道,一般是二元的铁碳相图,写作量很大,但今年经过改革后就会变成三元的了,难度相对来说有些加大。最后就是分析题的解答,关于分析题其实主要还是要从历年真题里总结,因为每年这样的都有范围。所以历年的真题要复习到位,并且要侧重于近几年的,这样就算改革也不会有太大变动。
我的建议是将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四轮
第一轮:初识。7月-8月
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根据初试大纲,先圈出每节、每章的重点内容,做到心里有数,接着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B站看西工大王永新老师的课,认真看每节、每章的内容(重点内容认真看, 只需要了解的内容看下大标题、小标题,即浏览式的看,不要在不重要的内容上耗费太多时间),看完之后,心里有整体印象,这一遍不要求开始背诵,只需心中知道每一章讲的什么内容。
第二轮:再遇。8月-9月中旬
第一轮完成后就把整本书浓缩到笔记上。再把每章的内容按照重点、考点去看一遍,这时候就比第一遍看的更快了。再开始背诵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再配合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习题,自己先写一边,能理解尽量理解,哪怕遇到不能理解的题目,看答案看不明白,先把题目和答案背过。
九月中旬前必须要把材料科学基础第二遍看完,并且做完一遍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习题。
第三轮:升华。9月中旬-11月中旬
继续坚持专业课的背诵,这一阶段就是做真题和其他高校真题,真题部分每一年的试卷都需要做。其他高校真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
先结合大纲概要来做出自己的专业课总结,把你认为需要考的知识点总结出来,这样才会有自己的知识点网络。对于每章,你会知道有哪些会考,哪些不会考。然后再结合海大真题和其他高校真题来综合复习,把握专业课的核心考点。
还会有些不常考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从真题和课本中把握,真题首先由常考题型和不常考题型组成。不常考题型需要我们分两步收集。第一从真题中分析总结出来,第二个要自己从书本上收集出来。有些同学会特别依赖专业课资料,不善于自己探索,这样是不太好的,这样一旦专业课考的不寻常,就会特别吃亏。
第四轮:冲锋。11月中旬-考前
这一阶段就是总结+强化记忆的阶段了。总结是包括总结前面所有复习的东西,包括书本、专业课资料、真题中遇到的内容以及自己整理的笔记本等,简而言之就是把之前的所有东西再反复的理解记忆。
第四轮复习要达到看着初试考纲就能把课本上与它相关的内容全部默写出来!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四、考研复试经验
到了查成绩的那天,真的很紧张,想这想那就是不敢点击确定查询按钮。最终成绩出来之后,和往年国家线一对比,过线了好激动!激动之后就是准备复试材料和进行相关准备,比如提前网上订房啊、住宿位置不要离学校太远,有校内住宿我感觉其实是最好的。当时复试上午来到学校进行报道,那天还下着雨,心情真是不知如何表达,报道之后拿着资料就会排队进行政审。
第二天就是准备去相应的教室准备英语听力试题考核,听力其实对我来说一直都是随缘蒙的。所以我答的很不好也有这个心理准备,之后就是英语口语考试,两个老师在讲台下方坐着,有录像机工作,会进去两个人,都抽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表达主题,一个人在上方用英语表述,另一个在下面准备,这个过程中不要紧张,不要卡壳,就用自己熟悉的词汇来表达,不求最高分,最起码不是最低分。
随后的就是专业课考核,参考书目分别有《材料分析方法》、《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考试时的题目也是选做,我选择的就是前一个。其中整张考卷就只有六道大题,这些题也都是历年复试固定十套卷的真题,所以根本不算难,只要你复试前认真准备,记住了就没问题。最后是面试环节,四位老师在房间里坐着,其实一开始进去进行自我介绍很紧张,不过等介绍完和老师们聊天之后也就放松了下来,随后老师会让你抽纸条,给两分钟思考时间然后口头回答。还有遇见不会的问题,尽量给出自己的理解,再诚恳的说声“不会”,这样给老师的印象不至于太差哦!其实对于进入复试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松心态,认为自己都已经学的很好了,把复试当成游戏感觉不需要复习了等等,要坚持最后一刻,毕竟你不学习,但其他人可没放松啊,复试拼的就是最后的综合成绩!
五、复习整体的时间怎么安排
3月到9月:每天背至少30个英语单词,每天做一篇英语真题阅读(需要做到3遍)
数学每天学习至少6小时,必须听课,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每学完一章做一章的题,大概做2遍练习题。
专业课:5月到9月过知识点,记好笔记,及时复盘。
政治:8月到9月过一遍知识点,过知识点的同时不要忘记做题。
9月到11月:英语:学习计划不变
数学:这个时候应该做真题了,每天一套,然后错题本一定要有,要坚持
政治:二刷选择题,错题多做几遍
专业课:刷真题,做错的题找到对应知识点记下来,真题一定要多刷几遍。
11月到12月:英语:要背作文模板和默写,还有对于新题型的训练,11月中下旬进行模考。
数学:在做完数学真题以后,最好是能做两遍,反复学习错题本上的错题,记住该的数学公式,11月中下旬还要模考数学,提前培养考试手感。
政治:要啃下肖八和肖四,多刷多背。
专业课:背名词解释,简答,一定要熟稔于心。
如何度过这段艰难的备考阶段的:在学不下去的时候,多去走一走,跑一跑,和同学出去放松一下,看个电影,改善一下伙食,分散注意力。
考研有必要报辅导班吗:专业课非常有必要报辅导班,能够迅速找准重难点和高频考点,不浪费时间。公共课就看个人情况了,网络资源有很多。
六、总结
备考期间比拼的就是心态和学习状态,这都需要大家自己调整,期间最容易放弃的3个阶段就是暑假结束后(因为好多人在家学习学不进去,开学后看到大家学了不少,认为自己不太行了,这时候你还有机会,但是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12月初(这会压力太大了,需要背诵的东西太多,政治大题,英语作文,本专业还有专业课,而且你还要去做数学套卷,可能你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别担心,大家都一样),还有就是考试第一天(好多人考完后感觉不太好,就直接弃考了,千万不要弃考,政治英语查不出来什么,弃考太亏了),这三个阶段大家熬过去基本上就成功了。
近两年最高分390分。2022年最高分专业为新闻与传播专硕,复试线为390。2021年最高分专业为翻译专硕,复试线为380。此外,2022年中山大学哲学类分数线总分为330分,历史学类分数线总分为340分。2021年中山大学哲学类分数线总分为320分,历史学类分数线总分为325分。
中山大学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目前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正努力
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山大学金融考研的相关内容。
哈哈,很有兴趣,我大三,考通信系统专业的山东大学考研问题建议你考天大,山大的保护政策确实很强,因为我是山大的,这个内部运转也是知道一些的。南开的管理学也很强,管理学是南开的精品课程,每年的录取线基本上都要比山大天大高。天大的管理学也不错,保险起见,建议你报考天大。不知回答满意否?山东大学美术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山东大学美术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各位同学大家好,下面我就说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吧,我希望都是干货!干货!第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二本。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学校图书馆面积2.91万平方米,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现有纸本藏书168.52余万册,电子图书160余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等各类数据库及平台,同时实现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历年分数线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历年分数线,各专业不同。其复试基本要求(初试合格线)执行国家线A线,部分优势专业高于国家线。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挂网历年分数线,可在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如2015年: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308分,气象学276分,物理海洋学278分,保密科学与技术290分,测绘工程307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81分。中国海洋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沈阳化工大学分数线2022理科514,文科432。沈阳化工大学(Shenya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新传考研分数线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分数线2023:3632022:3672021:356招生学校 地区 分数线类别 年份 国家线 院校线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 (未标注单科即为总分数)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国家A类划线2021年 355/53/53/80/80 356退役大学生士兵:278/53/53/80/80
中国海洋大学大数据技术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考研的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全方面选择,跟据报考学校报录比、竞争力等等因素综合选择,跟据自己的实力去选择。考研路程漫长,一旦确定了就要风雨无阻的走下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报考院校考研难易程度,接下来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的具体难度。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量成指数级增长,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应运而生。本专业是合理而科
华中农业大学林业学考研经验分享?一、个人介绍:写下这份经验贴的时候也代表着我的考研画上了句号,准备考研的这一整年我也和所有人一样,有过手足无措,有过仿徨不安,有过难过受挫……但是我始终认为考研是自我战斗,不坚持到最后,你永远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强大!下面我将从择校定专业、初试经验、复试经验三个方面聊聊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给23考研的各位学弟学妹一些帮助。二、择校1、择校定专
2023年高校招生人数大约是913万人,本科生招生.2023年高校招生人数大约是913万人,本科生招生430人。高职占据了半壁江山。要清楚全国近3000所高校中,三分之一是高职院校。高校录取率超越了百分之90,等于给全国高中毕业考试学员吃了一颗定心丸。高中毕业考试学员都会有压力,但压力没有那么大。2023年,全国高校录取人员数量是970多万人,报名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1078
2025-02-11 03:47:25
2025-01-31 09:39:21
2024-11-14 06:22:06
2025-01-25 08:25:10
2024-12-07 22:37:39
2025-01-28 16: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