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2024-07-23 19:24:18 | 基础网

今天基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安徽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以2022年为例安徽高考志愿可以填六所。

1、本科提前批

本科提前批军事、公费师范、优师专项和免费医学定向类实行 平行志愿 ,设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免费医学定向不设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该批次公安司法、应急消防(含公安司法 国家专项计划 )和其他类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及专业服从志愿。

2、本科第一批

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包含A、B、C、D、E、F六所院校。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3、本科第二批

本科第二批平行志愿包含A、B、C、D、E、F、G、H、I、J十所院校。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填报志愿步骤

1、首先把今年的高考分儿转成去年的等效分,用本省招生考试院提供的一分一段表就可以完成。

2、然后确定报考范围,比较去年的高考投档录取表,制定最优匹配方案,1万名上下浮动的20%,甚至最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专业区间,此时报考范围就基本确定了。

3、开始做减法,结合选科限制,学科优势、兴趣特长、未来规划,不适合不喜欢的直接pass到这一步,大概剩下200来个学校加专业,你的报考大名单基本已经完成。

4、仔细研究报考指南,差不多档次的有没有今年新招生的学校和专业,去年没招生,没有参考数据,别人忽略了,你就有了 捡漏 的可能。

5、设立合理的重温电梯度,尤其是保底和垫底一定要到位,这是我们的 降落伞 ,有了它才能避免滑档的风险。

6、志愿排序倾听内心的声音,把最喜欢的专业排在最前,从最喜欢到还可以都能接受一次排列好。

7、仔细研读招生章程,有没有单科限制、身体受限、外语口语等要求,一定要排除所有的受限因素。做完这一切,你的最终方案已完成,等着金榜题名。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如下:

安徽省2022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继续实行志愿网上填报(含征集志愿),6月28日开始正式填报志愿。其中,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次的填报时间为7月3日~7月6日。

安徽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各科类各批次志愿(含录取期间各批次征集志愿)均通过网络分时段填报。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在志愿填报时段内组织达线考生分期分批上网录入志愿信息。

具体的填报时间为:普通文理科提前批(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和艺术类各批次的填报时间为6月28日~30日;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次为7月3日~7月6日;普通文理科高职(专科)院校批次、体育类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8日~10日。此外,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从7月12日~8月9日。

征集志愿时间如受实际录取进度影响需调整,省考试院将及时通过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和安徽省教育厅网站等发布调整公告。

6月17日至24日,我省将进行志愿网上填报模拟演练。各地各校应认真组织考生进行模拟志愿填报,省考试院将对各地组织情况进行通报。

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安徽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的相关内容。

安徽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相关内容如下:

根据安徽高考历年的志愿填报情况看,安徽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报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本科批可以填报1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具体内容大家密切关注安徽官网的通知。

安徽高考本科提前批军事、公费师范、优师专项和免费医学定向类实行平行志愿,设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免费医学定向不设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该批次公安司法、应急消防(含公安司法国家专项计划)和其他类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及专业服从志愿。 基础网

安徽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梯度建议:“冲”的梯度填1个学校,“稳”的梯度填3个学校,保的梯度填2个学校;

安徽高考本科二批志愿:可填10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

梯度建议:“冲”的梯度填2个学校,“稳”的梯度填5个学校,保的梯度填3个学校。

现在的高考报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档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没有区分度的学校,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全部投档完后未被录取,然后退档的情况。志愿填报只有一次机会,大家要考虑到志愿之间拉开梯度,保证自己能被录取。

以上就是基础网整理的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安徽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相关推荐
安徽二本什么时候填志愿?
安徽二本什么时候填志愿?

安徽二本什么时候填志愿?安徽省征集志愿的二本院校名单包括: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艺术学院、巢湖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池州学院、铜陵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皖江工学院、马鞍山

2024-08-09 00:30:35
西安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西安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西安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7月28日8点到7月30日12点。西安本科二批志愿填报时间7月28日8点到7月30日12点。西安本科二批录取时间表,7月30日:第一次模拟投档,7月31日:第二次模拟投档、第三次模拟投档,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高职(专科)专门栏目投档及录取,最后正式投档。8月2日:正式投档录取结束。本科二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设置12个院校志愿,

2024-07-28 04:48:19
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本科二批志愿填报时间6月30日8:00—7月2日18:00。本科二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设置12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I、J、K、L,每所高校设6个专业志愿,设“愿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本科二批高水平运动队设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仅供符合条件并已公示的考生填报。本科二批定向就业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和边

2024-07-01 23:56:51
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时间2022每个省市的高考志愿时间不同,具体安排如下:1、北京本科志愿填报时间: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进行安排。高职(专科)志愿志愿填报时间:7月21日—7月22日。2、重庆本科志愿填报时间:6月27日9:00—6月30日18:00。3、广西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

2024-07-24 03:15:10
四川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四川本科二批什么时候填志愿

填志愿时本一批和本二批要不要同时填报?需要。本一批和本二批不是同一填报时间填报。即使时间重叠,如果同时填报,也不影响录取。假如录取本一批学校,档案已出档高校,本二批当然不会再录取一次。如果本一未录取,档案会转到本二批由电脑检索。一批被退档后会先进入征集志愿,如征集志愿未录取再进入二批次的投档录取。另外请根据分数确认批次。志愿填报注意:高考录取分三批,第一批是提前

2024-07-23 13:47:43
本科二批在什么时候报志愿 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志愿填报时间
本科二批在什么时候报志愿 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志愿填报时间

2023年本科报志愿时间2023年本科报志愿时间如下:一,2023年高考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报2023年高考征集志愿在7月中上旬就会陆续开始填报,具体的填报时间要根据各省公布的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来看,以下是部分各省2023年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供考生们查看。二,部分省份征集志愿时间1,安徽文理科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填报:7月12日10:00至16

2024-09-18 05:32:37
安徽省本科二批平行志愿 安徽省填报志愿时间
安徽省本科二批平行志愿 安徽省填报志愿时间

安徽省各批次的录取时间公布安徽省各批次的录取时间公布。1、艺术类,第一批次:1.7月4日,艺术类第一批投档。2.7月4-11日,艺术类第一批录取。第二批次:1.7月12日,第二批省统考模块八按照主、副项,声、器乐成绩等院校(专业)投档录取。2.7月13-18日,艺术类第二批高校平行志愿录取。3.7月20日,艺术类第二批征集志愿录取。第三批次:1.7

2024-09-06 11:47:22
二本批次什么时候填志愿
二本批次什么时候填志愿

2021年高考招生新增37个本科专业,古文字学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是的。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2021年共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吉林大学新增的古文字学专业将在今年首次招生,纳入到本科“强基计划”招生试点,这一专业将为考古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打破古文字学人才培养只在研究生阶段的局面,健全了这一基础学科本硕博士相衔接的完整培养体系。

2024-06-21 07: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