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18:48:19 | 基础网
我们很多人都学过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文章的主人公范进是一个迂腐呆蠢的人,半生穷困潦倒,家庭地位低下,连考20多次才终于中了秀才,当50多岁的他骤闻中了举人后,竟然激动得无法自拔,以致一时“疯了”,让人印象深刻。
而现实的我们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吴善柳,又被称作“高考疯子”。他曾连续复读8年,先后参加了10次高考,期间不乏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甚至连我国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也曾向他投去橄榄枝,但却统统被其拒之门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清华梦”。
2014年,32岁的吴善柳勇夺钦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录取。一转眼已是五载春秋,当年的清华“大叔新生”吴善柳也已经37岁了,他过得怎么样?
一、吴善柳高考经历
2000年,吴善柳第一次参加高考,由于成绩不理想,他毅然决定开启复读之旅。
2001年,经过“高四”的紧张磨练,吴善柳考上了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交QS全国排名第29位,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求学殿堂,不过在北交期间,吴善柳沉迷上了网络,以致中途辍学回家。大学毕业后,吴善柳找不到像样的工作,收入低微的他很快被社会的残酷所惊醒,想到清华大学的学生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他下定决心要考上清华!
2007年、2008年,吴善柳连续两年考上了老牌985名校、中国师范类大学的执牛耳者北京师范大学,这本该是一个让许多人艳羡不已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2009年,吴善柳考取了南方最强高校之一的中山大学。
2010年,吴善柳发挥失常,仅考取了北京林业大学。
2011年,吴善柳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专业是无数医学生魂牵梦萦的临床医学,而且是本硕连读!在世人都以为他已经圆满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北大、继续复读。他的解释是从小怕血,所以不愿意学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网上质疑声渐起,认为他是“高考专业户”,浪费了名校宝贵的教育名额。
2012年,吴善柳取得C9高校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13年,吴善柳被上海名校同济大学录取。
直到2014年,吴善柳终于如愿以偿,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这一次,他不再爽约,顺利踏入清华园,成为了一名“四字班新生”。
二、为什么放弃北大等名校?
2014年9月16日,吴善柳接受了清华大学《清新时报》记者专访。问及为何放弃北大医学部、北师大、南大、中山大学等名校时,他表示其实学习并不辛苦,最考验人的、最辛苦的还是打工的生活,高考的这点辛苦无法与之相比。
他每年会去广东的电子厂打几个月工,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十二个小时,此外还有专人负责监督,有产品数量的压力。“整个人连轴转根本停不下来。如果你曾在电子厂打过工,就不会再谈理想,不会再有那种浪漫的想法。”
三、吴善柳现状
2014年成为清华“四字班”学生后,吴善柳并未放松。他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上课、自习,晚上基本要学习到凌晨1点,中午也很少休息。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在到处是“学神”的清华大学里,吴善柳压力很大,他觉得自己的智商被同学们碾压了,整个年级132人,他的成绩从最后几名升至了第58名,已是“绞尽脑汁”。
2018年7月,36岁的吴善柳顺利从清华毕业。这次他不再像13年前北京交通大学时连学位证都未能取得,而是“双证在手,天下我有”。也因此,吴善柳顺利进入了郑州某中学担任数学老师,由于吴善柳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10次高考经验,他对高考出题的重点及趋势解析十分精准与犀利,备受学生好评。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0次高考拒上北大,中国“考霸”吴善柳,考上清华,后来怎样?的相关内容。
人物介绍
吴善柳,于1983年出生于浦北县北通镇大书房村。年少时,便刻苦学习,深得父母喜爱。
2014年,32岁的吴善柳再次参加高考,一举夺得钦州市理科状元,终被清华录取。此前,吴善柳曾先后参加9次高考,考取北大后直接拒上,一时间成为焦点人物。
由于其多次参加高考,且成绩十分优异,因此其被网友称为”中国考霸“,距离2014年,6年时间过去了。
中国”考霸“吴善柳考取清华后,现状如何呢?
大学沉沦,惨遭退学
对于学习能力,吴善柳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出类拔萃。2001年,吴善柳复读一年后,成功考取北京交通大学。
吴善柳对于枯燥的高中生活早已厌倦,待到上大学时,便疏于学习,整日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
因此,待到大三时,由于成绩过于差劲,吴善柳接到学校的退学通知书。
退学的吴善柳并没有气馁,为了生存及证明自己,便只身一人前往广州打工。数日后,吴善柳难以承受工作强度,便回到家乡,准备再战高考。
开启高考之旅
2007年,吴善柳再次开启复读之旅。经过艰苦卓绝的学习后,吴善柳成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
但此时,吴善柳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因此,吴善柳拒绝了北京师范大学。
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吴善柳分别考取了一些名校,但由于不是自己理想的清华。因此吴善柳再次选择拒绝。
2011年,吴善柳到浦北中学复读,这一年他考取了北京大学。正当所有人长出一口气,准备为吴善柳庆祝时,吴善柳再次表现出惊人之举。放弃北大求学机会,再次继续复读。 基础网
2014年,时年32岁的吴善柳再次走上高考战场。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他成功地考取了清华大学。
现状如何
”考霸“吴善柳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清华大学,主修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由于其经历过于传奇,因此很多人对其提出质疑。
但吴善柳对此并不在意,他直接回应称,自己选择清华,主要因为她是中国最高学府,考到这里,毕业后便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如今距离吴善柳毕业已经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吴善柳毕业后并未从事他梦想中的金融行业。
反而是回到家乡,在家乡的一所高中任教。对于吴善柳而言,由于他多次参加高考的传奇经历,他在高中教育领域如鱼得水。
写在最后
梦想固然值得追求,但我们要善于考虑现实。”考霸“吴善柳连续10次参加高考,对于梦想的追求固然可敬。
但殊不知,整日参加高考的他还要依靠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在“,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的笑容早已远去。
我十分坚信,对于”考霸“吴善柳而言,他放弃了原本更好的发展,也许便是出于对父母的依依不舍。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疯子”吴善柳拒绝北大,10次高考终上清华,现在过得怎样? 10次高考拒上北大,中国“考霸”吴善柳,考上清华,后来怎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10次高考拒上北大,中国“考霸”吴善柳,考上清华,后来怎样?人物介绍吴善柳,于1983年出生于浦北县北通镇大书房村。年少时,便刻苦学习,深得父母喜爱。2014年,32岁的吴善柳再次参加高考,一举夺得钦州市理科状元,终被清华录取。此前,吴善柳曾先后参加9次高考,考取北大后直接拒上,一时间成为焦点人物。由于其多次参加高考,且成绩十分优异,因此其被网友称为”中国考霸“,距离20
高考703分被美国13所名校拒绝,无奈选择清华的李泰伯,如今怎样了?1908年,美国的“有识之士”提出用多余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建设留美预备学校,来发展教育事业,次年,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同时也开始筹建附设肄业馆,1911年,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已经知道了,清华大学的前身就是游美肄业馆。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学府,凡是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不无都向往着考上清华大学,
高考14次复读13年,唐尚珺拒绝上交大,背后的原因有哪些?高考14次复读13年,唐尚珺今年拒绝上交大是因为他不想学录取的护理专业,而且更想再一次冲刺清华大学。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总会有人欢喜有人忧,发挥失常的人,大部分人都不想再复读,觉得这样就已经足够了,而有的人却想着继续再战,一定要考上自己所理想的学校,但现实却是非常残酷的,唐尚珺复读13年,高考14次,都没有考到自己的理想大学。
柳州市铁二中学2022年高考成绩请问你是想问柳州市铁二中学2022年高考成绩好吗?柳州市铁二中学2022年高考成绩好,经高考网查询得知柳州市铁二中学2022年一本上线率21.4%,二本上线率93.4%,大专上线率100%,成绩很好。2023年柳州清华北大录取情况2023年柳州清华北大录取情况如下:今年柳州地区民族高中终于有一个女生考上了北大,打破了来宾市建市近几年来几乎无人
高考多少能上清华北大高考650分以上能上清华北大。从各省2022年的录取分数来看,部分省份650分以上就够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但是部分省份则需要670分以上才能够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例如江西省2022年理科最低分数线670才能够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北京不限组689分、物理组688分、物化组688分;内蒙古理科668分、文科624分;吉林理科6
北大清华保送条件保送清华北大条件如下:1、通过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且高考成绩能够达到一本线。2、拿到世界级学科竞赛的金牌或者银牌。3、特长生,高考成绩能够达到一本线。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清北录取的渠道1、高中的时候参加五大国际奥林匹克联赛,进入到国家集训队可以
还记当年考上北大,又因违规加分被拒的何川洋吗?后来怎样了?高考是所有学子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也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很多人都通过高考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每年的高考都深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各行各业更是行动起来,为所有的考生保驾护航,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参加考试。也正是因为高考太过重要,国家极其重视,把关也格外严格,决不允许有任何作弊等不公平的行为出现。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作
北京高考多少人能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如下: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重庆210人;福建190人;江西180人;广西160人;吉林160人;新疆140人;天津160人;贵州14
2024-12-07 22:37:39
2024-12-15 22:51:49
2024-12-01 11:45:19
2024-11-14 06:22:06
2025-01-13 11:58:16
2025-01-28 16: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