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9 20:21:03 | 基础网
本段填报第二批本科(A、B类)文、理科及艺术、体育类院校志愿;高水平运动队(仅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合格的考生填报)、定向、少数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及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A类文、理科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B类文、理科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第二批本科A类体育、艺术类院校,考生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B类体育、艺术类院校,考生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3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第二批A类、B类院校分别录取,A类院校投档录取结束后方进行B类院校投档录取。
第二批本科(A、B类)文、理科类院校志愿(平行志愿):凡今年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史452分,理工400分)的考生均可填报。
第二批本科(A、B类)特殊类型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院校:仅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合格的考生填报。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的考生须符合相关条件(见《2017年填报志愿指南》)。
第二批本科(A、B类)艺术类院校志愿(非平行志愿):凡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院校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艺文294分,艺理260分)的考生均可填报。
第二批本科(A、B类)定向院校为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院校,考生报考条件须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不限民族),填报志愿结束后。
可按招生院校要求(可上院校网址下载申请表或咨询)传真本人书面申请(须考生本人、考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亲笔签名)。详见《2017填报志愿指南》第4页10条或咨询院校。
填报第二批本科(A、B类)院校定向志愿,须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史452分,理工400分,体育(文)类362分、体育专业成绩60.0分)可填报。
第二批本科(A、B类)体育类院校(非平行志愿):凡文化课成绩达到我省划定的第二批本科院校体育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体育(文)362分、体育(理)320分;且体育专业成绩达60.0分以上的考生均可填报。
艺术类考生在第二批本科A类、B类两个批次中,每个批次只能在艺术类院校(专业)、文史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中选择一类填报,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文史类院校志愿、理工类院校志愿在同一批次中不能同时填报。
体育类考生在第二批本科A类、B类两个批次中,每个批次只能在体育类院校(专业)、文史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中选择一类填报,体育类院校(专业)志愿、文史类院校志愿、理工类院校志愿在同一批次中不能同时填报。
注意事项:
使用我省统考或联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艺术类考生专业成绩须达到我省划定的艺术院校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即:美术194.0分,音乐70.00分,舞蹈63.00分,表演76.00分,书法73.00分,省联考播音与主持79.00分,广播电视编导311.00分。
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考生文化成绩须达到我省同批次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凡统考涉及的专业须统考专业成绩和校考专业成绩均合格;统考未涉及的专业须校考成绩合格。
考生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可通过山西招生考试网主页上“考生登录”菜单中的“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进入,或者通过公告中的链接进行登录。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因一本A、A1、B类部分院校还未录取结束,在二本院校填报志愿期间。
如有一本A、A1、B类院校征集志愿。凡符合条件未被录取的考生在填报二本(A、B类)类院校志愿的同时,也可填报一本A、A1、B类院校征集志愿。一本院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方进行二本院校投档录取。
考生要遵守网上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一是要严格按照网上填报志愿流程在规定的时间上网填报志愿,不要错过志愿填报时间。
二是要妥善设置和保管个人密码,以免因密码外泄导致志愿信息被非法篡改。若因自身保管不慎而泄露密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是考生务必亲自填报,不得让他人代填,要按志愿填报系统的要求认真填写并核对志愿信息。
四是尽早确定志愿和完成网上填报志愿操作,避免因网络访问量增大导致网络出现不流畅、运行缓慢、拥塞等问题而影响顺利提交志愿,甚至偶遇当地突发停电、网络故障等不可预知的情况,给自己造成无法按时提交网上填报志愿的严重后果。 基础网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怎样的相关内容。
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技巧: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1、正确参考往年招生高校录取平均分和位次:高校录取统计数据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数据。这三种数据对考生来说,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参考高校录取平均分尤其是各专业平均分比参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考查分差更具有可比性,对院校专业选择更有把握,简单易行,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分差=考生成绩-批次录取控制线。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顺序:考生和家长参考“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稳一稳”。冲一冲是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稳一稳是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
保一保是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稳一稳是将d志愿学校作为稳妥的学校。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顺序。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考填志愿 二本A类与B类的问题 是不是当平行志愿中6个志愿都不符合要求才退档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高考填报志愿表后边的定向就业(二批本科)可不可以不填?可以不用填,这个是选填项。考生志愿是考生本人升学意愿的真实表达,是投档及录取的重要依据。志愿一定要由考生本人填报,考生须对其所填报的志愿内容和填报操作负全责。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成绩位次、招生政策、院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考生主要通过阅读招生计划和院校招生章程来了解招生的人数,专业设置和要求,
高考平行志愿退档和填报技巧的问题“大平行”的投档办法本质上是只按“分数”排队,是“学生选择学校”,分数高的学生较分数低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这种投档办法完全体现了“分数优先”的原则,考生填报志愿只是简单的根据“分数”位置及上年度学校录取分数分布即可确定,表面上没有了填报志愿时的偶然性,没有了“博弈”色彩,但事实上填报志愿的偶然性在实际投档录取过程中,表现为潜在的风险,而且一旦发生,考生将“一败
关于广西填志愿的问题:平行志愿是不是一定要报6个学校,学校的6个专业一定要报满吗?不一定。但填满了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这里给出我根据我对各位考生的问题总结出来的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若干注意事项,供你参考: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
关于平行志愿中本科二批的投档问题当然可以。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
09四川高考二本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是。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具体地说,按照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
关于广西填报志愿的问题,平行志愿不一定。但填满了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这里给出我根据我对各位考生的问题总结出来的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若干注意事项,供你参考: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生时就不能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反之,如果一个省市区实行了平
河北志愿录取规则河北平行志愿怎么录取先后顺序介绍如下:2023年河北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将控制线上未录取的有志愿考生,结合高校各专业(类)要求,依据高校各专业(类)调档比例。河北省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设置解读一、河北高考:本科批志愿可填96个专业(类)+学校(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高考志愿这个和我情况就差不多,6个志愿第一个是第一志愿学校,其他五个都是平行二志愿,一般情况都是收一志愿,如果没满足一志愿学校的要求或人满,你就可能会在二志愿里某个学校录上,但是一志愿学校后面没人去了,例如录上没去上,你就可能被补录上。我记得专业只有填三个啊,总之绝对填热门和你喜欢的专业。。。实用专业和你个人兴趣绝对是引导你所报专业的重点。既然你有信心考上2本建议你复读吧。我就是
2025-02-11 03:47:25
2024-12-07 22:37:39
2024-11-07 23:20:54
2025-02-01 18:06:31
2024-12-22 21:11:39
2024-12-14 15: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