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07:03:08 | 基础网
郑州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时间短,怎么学习提分快?
在联考之后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时间短,想在家里自己复习或者只在原来的学校老师统一指导下复习的话,明显是不合适的。学校老师只会照顾大部分普高同学,不会重点关注你。还是建议这个阶段去找一家正规专业的艺考生文化课机构,在这样的学校进行学习,提升的不光是基础知识,更多的还有答题技巧和解题分析能力等。
一、明确目标分数
虽然只有80多天的学习时间,看上去非常的紧迫,但只要合理分配时间,科学的去制定学习计划,完成起来难度还是不大的。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分数,然后针对性地去制定学习计划和提分计划。积跬步至千里,完成每一天的小目标,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二、针对性地提分
高考内容容易、中等和难的比例大约是3:5:2。重点掌握30%的基础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拔高,针对性地刷题,争取拿下50%中等难度中的一部分分数,这样高考总分就比较容易达到400分左右,这个分数对于大部分艺考生来说已经足够了。有部分顶级艺术院校需求的同学可以继续加深学习。
三、选择靠谱的老师
其实明确目标和针对性提分,靠谱的培训机构都可以帮你做到,让你在冲刺期间就能节省时间。广州叁人行艺考文化课培训,超强师资,小班课和个性化相结合,老师会先对你的情况进行摸底,再结合目标,帮你提供参考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还会将每一科水平相同的同学,集中在一起进行培优补弱。这样一来针对性更强了,老师讲解也能知道侧重点,不会出现有些学生对考点已经轻车熟路,有些学生却还是一知半解的情况,能让更多学生跟上学习进度。
四、选择好氛围、好环境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备考期间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的挑战,收获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最后,祝愿每位艺考学子学习进步,金榜题名!
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3+1+2”模式,其中“3”是语数外,“1”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2”是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四选二。因此,“物、史、化、生、政、地”六科都属于选考科目。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3+1+2”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
组合:物化政
可选专业:超过96%
组合优势/劣势: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分析及建议:
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
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
组合:物化地
可选专业:超过96%
组合优势/劣势: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分析及建议: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组合:物化生
可选专业:超过96%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分析及建议:
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
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赋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绩一般的学生选择这三科,遇到理科学霸,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组合:物生政
可选专业:92%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分析及建议:
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组合:物生地
可选专业:92%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分析及建议:
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组合:物地政
可选专业:92%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分析及建议:
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
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
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
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组合:史化政
可选专业:65%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文科思维有优势,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
分析及建议:
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历史+政治+化学”可报专业比例为65%,而在学习化学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组合:史化地
可选专业:65%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擅长以记忆为主、文字表达好。
分析及建议:
“历史+地理+化学”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组合:史生政基础网
可选专业:58%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有文科偏好,对地理不感兴趣。
分析及建议:
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点: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因为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拓宽了专业选择面。
而在学习化学和生物时,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所以,这两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组合:史生化
可选专业:65%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适合物理不理想,化学、生物有优势。
分析及建议: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
(一)、新高考模式3+1+2是什么意思 3+1+2模式改革进程 (二)、2022年新高考有哪些地区 新高考改革需要注意什么 (三)、2022年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实行新高考有什么变化 (四)、2022年新高考有哪些省份 新高考改革方案 (五)、2022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广东新高考录取规则 (六)、新高考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高考心理学专业必考科目 新高考心理学考哪几科 (八)、2022年新高考专业选科对照表 新高考选科方法是什么 (九)、2022年专业选科对照表 新高考选科注意事项 (十)、2022年新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小技巧
组合:史生地
可选专业:58%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学科跨度小,思维跨度大。
分析及建议:
“历史+地理+生物”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化学、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组合:史生地
可选专业:58%左右
组合优势/劣势: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
分析及建议:
历史+地理+政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从学习难度来看,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三高考复读学校应该去哪里学?的相关内容。
高三高考复读学校推荐去泰来高复学校。
泰来高复学校的特色教学是:数学、英语特色教学。多年的办学经验让老师们意识到,英语与数学是复读生的软肋,这两门学科成绩能否提高直接关系到考生第二年的进步程度。由于年年都在从事应付高考的工作,该校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事实上,这些方法并非该校的发明创造,大量的技巧很多老师都已明白,只是该校执行得更彻底而已。题海战术是最古老也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该校则要求学生放弃盲目的题海,必须真正理解讲义上的每道题目,只要钻研透“十”张讲义,第“十一”张讲义(也包括新一年高考)上的所有题目所涵盖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都能在这“十”张讲义中找到。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三高考复读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泰来高复学校。
泰来教育是一家以高考复读为主要办学方向的大型教育机构,在多地设有分校或联合办学点。凭借优质教学、科学管理和对师资要求高标准等鲜明的特色,泰来高复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多年来,很多泰来学子在历届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上重点线率、本科线率以及人均提高分数这些评价高复学校品质的重要指标中,泰来高复学校都已经交出满意的答卷。
艺术生高考文化课怎么学习??1、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身的基础,安排好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比例时间,每周至少要有3-4天的专业课的练习时间,要保证专业可学习时间,很多的学生为了专业课的学习耽误了文化课,所以要做好规划,因为只有专业课考试通过了,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文化课。2、专业和文化课相兼顾,在保证专业课的时候,考生还应该强化文化课复习,提升整体的水平。兼顾文化课是在
艺术生高考文化课怎么复习同学你好,小树君在线答题:艺术生的文化课分数也是750分(江苏省等除外),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文综/理综300分,与正常的大文大理生没有区别,而且考试分数也是越高越好,因为有一些学校,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是有划定文化课的分数线,比如一本线550分(每年不同),考生拿到校考合格证后,文化课成绩高于550分,才有机会上中传。艺术生参加校考,拿到合
艺术生文化课怎么学习啊第一:盲目复习、无侧重点专业课结束后,文化课的复习也就开始了,本来基础就弱再加上因备考专业课而导师文化课落下不少,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从那些方面入手,有些学生买了很多资料搞题海战,时间短暂靠刷题并不能提高成绩况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这么多的题,复习一定要抓住核心的知识点,把书本的基础知识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在这个复习上北师特的学校的老师一直建议考生课本就
福州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去高宏艺考怎么样?正好看见你这个问题,我家孩子去年是学的编导,文化课是在福州高宏补得,考杭州师范大学了,他们那里是全封闭的,孩子两个礼拜才能回一次,听孩子说管理可严了,现在考上大学了,真要好好谢谢那个老师,平时经常打电话给反馈孩子的情况,还是很负责的。你也带孩子去看看吧,小学放暑假2023年最新通知小学2023年暑假什么时候放假呢导读:学期过半,学生和家长朋友们越来
艺考生文化课怎么补习艺考生文化课补习:选择重点查缺补漏哪一门课程等。一:对不同的艺术类考生而言,他们的补习方式选择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哪一门课程不够杰出,就选择重点查缺补漏哪一门课程。二:要明确到底哪一个模块的课程考试分数更容易获取,比如语文作文很弱的话,稍微学一下就能提高好几分。像这样简单容易做到的才是应该重点去把握的。三:艺考生在文化课冲刺阶段大量做题非常有必要,应
艺术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线是多少?艺术分怎么算?1.艺术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线因专业而异,2020年的标准线为291分。2.美术生的计分方式是将文化课成绩乘以0.3,加上专业课成绩乘以1.175,得出最终成绩。3.音乐和舞蹈生的计分方式是将文化课成绩乘以0.3,加上专业课成绩乘以2.625,得出最终成绩。舞蹈艺术生高考分数线是多少?这是很多舞蹈生都想了解的一个问题,因为每
山东综评报名流程山东综评报名流程如下:考生须首先通过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后,向参加单独招生或综合评价招生。参加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须于2021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平台选报高校和专业。其中,参加单独招生的考生须根据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选报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应与本人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一致。参加单独招生或综
艺考生怎么准备文化课考试?以下是成都名师荟教育的高考老师为各位艺考生同学整理的各科复习策略,各位同学在艺考结束后,能参照这些方法开展复习,学习无捷径,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各学科复习技巧语文:准备一个积累本,把所有的自己容易错的古诗词、文言文、语文基础知识都整理在上面。然后为了能够写出高分的作文,把平时见到的美词佳句、可以作为论证事例的内容摘抄到积累本上,
2025-02-11 03:47:25
2024-12-07 22:37:39
2025-01-31 09:39:21
2025-01-27 14:53:48
2024-11-14 06:22:06
2024-12-22 2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