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23:30:33 | 基础网
高考结束以后,如何选择专业成为了很多考生比较困惑的问题之一,想要选择心仪的专业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
个人的兴趣爱好偏向哪一类。
如果考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偏向于电气工程或者机械类的工作,在报考专业时可以选择理工类的专业。如果想从事教育或医学,在报考时可以选择与临床医学或者汉语言文学以及英语教育的专业。
除了看兴趣爱好,还需要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前景,
有的考生心仪的专业比较冷门,就业前景比较窄,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可以查看学校的就业官网上的就业动态或者咨询已经考上本专业的学长学姐,看一下他们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是什么,再决定要不要报考该专业。
填报志愿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技巧: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数,实事求是
,很多考生为了想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即使自己的分数距离往年的分数线还差一小段,但仍然想要冒着风险去报考该学校,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会是落榜,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分数来判断考上自己心仪学校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概率比较大可以试着报考,如果概率比较小,则应当放弃选择其他比较稳妥的学校。
想要上的学校应该排在第一志愿。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会按照第一志愿的录取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有自己特别想上的院校,应该把该所院校的志愿放在第1位,录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第二志愿一定要确保100%能够被录取,即使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考生也有可以被录取的院校,不会导致所有志愿全部滑档,最终无学可上。如果自己的分数足够高,在填报志愿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技巧的,想上哪所学校直接填报即可。
#2020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教你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教大家如何选择专业 ↓↓↓↓↓
2020志愿填报指南,从自我认知教你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志愿填报需要考虑的因素↓↓↓↓
2020志愿填报指南,填报志愿不得不考虑的5大因素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新高考平行志愿该如何填报?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当符合投档条件时即被投档。
*目前新高考改革省份中,浙江省和山东省都志愿填报方式都是专业平行志愿
什么是专业平行志愿?
是指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以浙江省为例,学生按“学校+专业(类)”为一个有效志愿进行志愿填报,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
如:志愿1:“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
志愿2:“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
志愿3:“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 ”
……以此类推
这80个志愿是有顺序的,高校投档时,80个志愿同时投档,按学生志愿顺序进行检索。一旦投档成功,则后续志愿不再检索。所有学生在一个段次的志愿中,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例如:学生志愿1:“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没有成功投档,自动检索志愿2:“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符合要求成功投档,那从志愿3“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 ”到最后一个志愿全部即时作废。
怎么填?
每年总是遇见学生和家长说:“80个志愿,太多了,怎么填啊?”,“一定要填满80个嘛?”等等问题,对于志愿填报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如何下手,那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志愿到底怎么填?
考生可以参考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以及各校往年投档成绩、名次等信息,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填报:
按专业优先,学生对专业充分了解,已经拥有了几个意向专业,从有这些专业的院校中按自己的分数及位次把握好梯度进行填报。
按院校优先,学生选定自己钟意的几所院校,将院校层次按梯度排好,重院校不重专业,只求能进(一般为高分段学生,入校后能凭借自己努力转专业)
按地域优先,学生选定几个目标城市,按城市喜好度进行排序,在这些城市内筛选符合自己分数及位次的专业进行填报(一般选择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
专业和院校混合考虑,既关注院校也关注专业
建议一般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式进行志愿填报,分为三步:
第一步:
按自己成绩和位次上下选择15所左右的院校,
再从这些院校招生的所有专业中进行初步选择。
第二步:基础网
在选择好的几所院校范围中,根据各个专业以往的录取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状况,将这些专业中不喜欢的或是录取可能性较小的专业删除,再按照专业录取分数高低筛选出想要填报的不同梯次的专业。
第三步:
确定最终的80个志愿,根据不同学生,“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比例也不相同
一段和二段前的学生可采用30:30:20
这种主要是“冲”学校,考生对专业可不必过于纠结,只要不反感的就行,如录取专业不理想,进校保持成绩优秀可选择转专业,或是考研时跨专业考研。
二段后面和三段的可采取20:40:20或20:30:30
在稳的部分扩大选择,成绩一般的学生基本都会在这部分被录取,成绩略低的一定在保的部分做好保底,避免掉档。
80个志愿是上限,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分数有把握,只关注某一层次的高校或某一类专业,填30、40个志愿也是可以的,如果为了填满最终强行凑上一些自己可能不感兴趣的专业,最终被录取到这些专业,在大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转不聊专业就会很难办。
学生需要注意一点,在参考往年数据时不能机械地照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报志愿应该怎么选择专业呢?的相关内容。
选择专业时,请考虑以下几个容易找到高薪职业的领域:
3. 金融和经济学: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企业的高管职位。
4. 医学和健康科学:医生、药剂师、护士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需求很高,薪资水平也较高。
5. 自然科学:生物技术、化学和物理等专业领域,具有创新潜力,可在研究和开发领域找到高薪职位。
请注意,选择专业时除了考虑薪资水平外,还要考虑个人兴趣、天赋和职业规划。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既感兴趣又具有市场需求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提档后报专业从第一个专业开始录。院校在提档后录取时会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即先录取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如果该专业名额已满,则录取第二志愿专业,以此类推,直到录取到考生的最后一志愿专业或者所有专业名额都已满为止。是高校招生行为,调阅考生档案,即提档,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高考结束后应该如何选择报考志愿专业?我推荐高考毕业生报考我的专业。我的专
高考后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高考后选择大学时,同学们需要结合本省的分数线、个人的高考分数和目标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综合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就业方向来综合考虑,同时也要注意专业录取分数。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要高考完就一味的进入疯狂模式,要尽早的去了解学校和专业。很多名称看起来相似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是非常广
高考结束后怎样填报志愿技巧有哪些2022年高考成绩大致会在6月25号前后发布,各省成绩发布时间以实际为准。在成绩发布后,填报志愿成了各位考生的头等大事,下面请看我为大家介绍,供各位家长及考生参考。高考成绩出来前要做什么第一,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要认真地做好高考志愿的填报工作,这是首要的任务。众所周知,根据高考的考试规定以及相关的阅卷要求,一般20天左右就出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出来之
高考结束后如何填志愿2022志愿填报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是指考生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下面学梯网我为大家整理高考结束后如何填志愿,供参考。高考生如何填报志愿第一步、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第二步、收集信息信息和渠
高考结束,志愿怎样填才合理?高考结束后,分数和志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各有其重要性和影响。1.分数的重要性:高考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录取情况和被录取的学校/专业选择范围。高分通常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选择更理想、更符合个人潜力和兴趣的学校和专业。但是,分数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其他因素(如面试、竞赛成绩、特长等)也可能对录取结果产生
怎样正确填报高考志愿1、牢记填报时间。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2、核查相关信息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应仔细查看核对自己的体检、报名、相片、照顾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确,如有问题
高三如何选择专业,有什么技巧呢?高考志愿填报,又是一次更为重要的选择,其中专业的选择又是最困扰考生和家长的问题,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来做,今天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专业的选择,希望能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一点帮助。一、兴趣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一方面有兴趣,那就可能做得更好,而且容易做出成就。如果考生有明确的兴趣,而且这个兴趣是经过实践考证过的,那么,在专业选择时可以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请教高考考试技巧高考答题技巧口诀一、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用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第二、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单选题顺序“生、化、物”、双选题顺序“物、化、生”、非选择题
2025-01-26 12:40:37
2025-01-31 09:39:21
2024-11-14 06:22:06
2025-01-25 08:25:10
2025-01-28 16:36:53
2024-11-23 05: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