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

2024-06-26 09:04:51 | 基础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相关的问题,今天,基础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

排水工程与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排水工程与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排水工程与科学专业的介绍如下: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专业二级学科,是一门专注于水的社会循环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和专业。专业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保护及利用、水质净化、水污染控制、水的收集和输送,市政管网及建筑给排水技术。

专业1965年开始办学,1979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多次均以优秀成绩通过建设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为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应用、外语读写及信息获取能力。

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专业素质训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领域,承担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毕业5年后能成为本专业业务骨干,并能够通过升学、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职业能力。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是水的社会循环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给水”,将从江河湖泊中抽取的自然水经过净化成为符合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并输送到千家万户。

一方面是“排水”,将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地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原水净化、污水处理、污染物检测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

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建筑环境工程专业是以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水的社会循环,即取水、给水、处理、排放为研究对象,水质水量并重,以水质为核心,培养能在政府、规划、管理、环保、设计、施工、工矿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水资源评价、开发、保护利用、加工输送及规划管理、设计施工、教学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

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环保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环保

4 新能源

5 广告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污水处理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给排水工程师

2 机电工程师

3 污水处理工程师

4 暖通工程师

5 水暖工程师

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给排水工程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给水工程,二是排水工程,三是建筑给排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础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面大,毕业生可以到设计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给排水工程师、业务经理、水电工程师、水暖工程师、给排水 暖通工程师、项目经理、安装工程师、给排水设计师、暖通工程师、水务项目公司总经理、工程经理、给排水专业工程师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就业前景

服务于城市建筑、水务工程公司。根据查询高考升学网得知,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服务于城市建筑、水务工程公司、冶金、化工等工业企业从事水处理、建筑给排水与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或从事分析检验工作。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就业容易吗?毕业后工资待遇如何?”相关推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毕业生可以在塑料、橡胶、纤维等行业从事研发、生产、工艺、设计等工作,也可以去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开发、技术咨询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1.材料研究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种研究机构和企业中担任材料研究员的职位。他们需要深入了解

2024-06-26 23:43:53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招生对象:|学历:中专|专业代码:081403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获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适应21世纪国内外资源勘查工作的需要,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中从事金属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资源勘查评价、开发、科学研

2024-07-25 08:33:05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招生对象:|学历:中专|专业代码:08120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

2024-05-26 01:28:09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好吗?就业前景如何?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好吗?就业前景如何?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无限可能你是否对力学、物理、材料、施工等领域充满好奇?那么,大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是你的不二之选!本文将深入解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概览、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专业。🌟全面的知识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你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力学到建筑制图,让你在建筑工程领域游刃有余。🚀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建筑行业如火如荼,政策扶持不断,众多省市已出台

2024-06-23 21:14:59
长春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工程学院就业状况长春工程学院就业状况近三年,我校平均就业率为95.58%,明显高于吉林省和全国平均就业率。长春工程学院院校简介长春工程学院院校简介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深厚建筑、水利、电力、地质等基础工业行业背景及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高校,

2024-12-08 11:24:26
南京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工程学院就业状况南京工程学院就业状况我院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不受区域、行业限制。由于我院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38%,有的专业高达100%,200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5%,有的专业高达100%,其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达50%以上,毕业生多数在大中型企

2024-12-08 14:56:07
湖南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湖南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湖南工程学院就业状况湖南工程学院就业状况毕业生能干、肯干、会干,受到用人单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院校简介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院校简介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湖南工程学院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座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目前在校学生4800多人。学院校址设湖南工程学院南校区,校园

2024-12-08 14:45:53
武汉工程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武汉工程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武汉工程大学就业状况武汉工程大学就业状况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加强基储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建校35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家大中型

2024-12-04 17: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