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15:10:58 | 基础网
菏泽学院就业状况
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0%,多次获得了省教育厅的表扬。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升本考试中,我校连续10年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多年位居同类院校第一。
菏泽学院院校简介
菏泽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菏泽古称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是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菏泽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初的冀鲁豫区第二师范学校,1958年8月改建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历经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高校,是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立项单位,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逐步完善。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36亩,建筑面积59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大楼、工程实训中心、艺术演播中心、各类报告厅、体育场馆等。图书馆馆藏丰富,纸质图书220万册、期刊800余种,电子图书252万册、数据库44个。校园环境优美,春华园、秋实园、芳华园、牡丹园、银杏林等景观园分布错落有致、各具特色,亭台水榭、鲜花绿树交相辉映、赏心悦目,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建校以来,已向社会培养输送了20万名高素质人才。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趋于优化。设有21个教学单位,拥有64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拥有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高校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6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省非遗研究基地等6个;形成九大应用型专业群和十大跨学科平台,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5个,生物工程等省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项目2个,省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3门。面向29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6万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日益壮大。坚持“人才兴校”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目前在职教职工17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2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728人、博士学位教师304人,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培计划专家5人,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学名师等8人,获批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育计划”团队、“青创科技计划”团队、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等3个。聘用“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高水平专家15人、“海智专家”51人。常年聘用高水平大学教师和地方高水平人才200人左右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679人。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推进“质量立校”战略,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经五纬”育人模式,聚焦“立德树人”任务,达成“又红又专”目标,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四维协同”机制、“五育并举”体系的“一二三四五”育人方略。推进协同育人,校企共建成立5个现代产业学院,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每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600多项;狠抓教风学风建设,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学生就业和升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校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坚持校城融合发展,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科研创新应用效能。校地校企共建了菏泽乡村振兴学院、牡丹研究院、非遗文化研究院、黄河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院、高端化工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着力实施校城融合发展十大工程,推进学校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对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来,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566篇,出版著作126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1项,省部级项目150项,获批专利699项(发明专利11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0项;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开放合作办学取得突破。实施“开放活校”战略,以开放促新局,以合作谋共赢。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开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新领域,国际友好学校达到81所。加入了泰中教育联盟和“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加强“海智工作站”建设。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开展国(境)外访学、学术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促进校地校企合作发展,推动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积极与合作企业共建新型产业学院。推进理事会、基金会、校友会建设,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在扩大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修德、笃学、求是、创新”校训精神,按照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实施“四大战略”“十大工程”,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向着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就业状况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就业状况⑴我校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护理专业学生经过测试可赴加拿大Great.McEwam学院继续学习,考取国际通用的加拿大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在85%以上。⑵各专业毕业生可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专升本政策升入相应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学制两年,成绩合格可取得普通大学本科学历文凭和学士学位。菏泽医学专
景德镇学院就业状况景德镇学院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问题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配有专职工作人员。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和北京、上海、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系,签订了就业安置协议,基本形成了与我院专业相对应的就业网络,几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景德镇学院院校简介景德镇学院院校简介景德镇学院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绥化学院就业状况绥化学院就业状况2007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91.4%,位居全省高校前列。3万多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绥化学院院校简介绥化学院院校简介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与省会哈尔滨相距70余公里。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绥化县创办了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绥化地区在
皖西学院就业状况皖西学院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6年本科就业率95.43%,专科就业率91.11%;2007年本科就业率94.68%,专科就业率91.48%;2008年本科就业率95.38%,专科就业率91.56%。2008年我校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皖西学院院校简介皖西学院院校简介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
台州学院就业状况台州学院就业状况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近两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多媒体作品设计、英语演讲等省级以上竞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左右。学校现与美国、德国、韩国、新西兰、瑞典等国的近20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已培养多批外国留学,学校学生可以出国留学。台州学院院校简介台州学院院校简介台州
外交学院就业状况外交学院就业状况我院毕业生就业遵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原则,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外交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外事单位和地方涉外部门以及教学科研,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各类公司。我院毕业生就业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收集用人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外交学院院校简介外交学院院校简介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
黄山学院就业状况黄山学院就业状况学校自建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400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储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06年最终就业率达到94.2%,2007年最终就业率达到96.1%,2008年最终就业率为97.1%,2009年最终就业率为93.35%,学校第五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中
德州学院就业状况德州学院就业状况近几年,普通本科生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应届毕业生每年都有1/3左右考取硕士研究生,教学成绩突出。大学英语四、六级高通过率、高考研率、高就业率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逐步成为德州学院的办学特色。德州学院院校简介德州学院院校简介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
2025-01-28 08:34:13
2024-12-01 14:16:59
2024-09-15 18:54:32
2024-09-11 13:08:42
2025-02-26 16:28:36
2024-11-20 17: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