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20:11:34 | 基础网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更好的选择大学和专业,有些时候,二者不能兼顾,那么报志愿时是选大学还是专业?
1、如果个人实力可以,那么建议直接报好大学的好专业;
2、如果感觉分数不是很够,但是很想上某个好大学,那么可以考虑报考好大学的冷门专业。当然这个其实风险比较大,个人建议直接报考中意大学的好专业,然后选择服从调剂。
3、如果是考上好大学的不好专业,很多学校是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的,但是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能有机会申请调换专业。 基础网
4、如果没有机会调换专业,那么建议报考感兴趣的专业作为辅修第二专业,同样不耽误,还能获得双学位,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从2017年以来各省高考改革不断推进,全国各省高考改革方案全面落地实施。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新的录取模式,可能会给考生填报志愿带来更大的困惑。有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知道在新高考下怎么填报高考志愿,有的考了高分确进了一个三本院校,有的高考分数低确进了985、211等高校。那么怎么才能保证能考进自己心仪的大学那?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刚刚好在三本线,志愿要怎么填的相关内容。
想上吉林省长春市来读三本,就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不错,在东北具有“东北小清华”的美誉! 19个专业自己选择填报:刚压二本线怎么报学校刚过二本线的填报技巧刚过二本线怎么报考选好专业。刚过二本线,你要想填好志愿,你必须得先选专业,你感兴趣的专业是什么,你想学什么,因为只有选好了专业,你才能选好学校,有些学校不怎么样,但一些好专业的录取分数并不地,所以选志愿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专业。选好学校。选择好了专业,接下来你要做的事就是选好学校,结合自己所考单位分数,结合自己的专业,先选一些意向性的学校,目标不要太
分数刚过二本线怎么报考分数刚过二本线报考如下:如果考生的高考分数刚上二本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般来说只能选择三本学校或者是专科高职类的学校了。因为已经在二本的分数线的边缘,被二本录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使是报了二本,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说,也不见得会被录取,所以选择三本或者专科学校是比较稳妥的。1、降低期望值刚过二本线的考生对自己报考的学校不能要求太高,如果有太高的
为何很多学生过了本科线,却要选择读专科院校?首先,这些学生大多数只是刚刚超过三本分数线。每个人应该都知道,虽然他们那些三本院校属于本科,但他们与一本、二本大学之间仍有很大差距,而且他们的学费非常昂贵,远远高于一本、二本的大学。因此,许多学生会选择专科学校,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学费的压力。对于一本的大学院校来说,每年的学费基本都是一万以下,但对于那些私营的二本、三本的大学院校来说,
山西刚过二本线能报什么学校山西刚过二本线能报什么学校1、武昌理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的本科大学,学校的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当时只是一所专科院校,但是学校的实力也是当地人有目共睹的。学校现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十分完善的,教育质量非常高,基本保持在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在教学建设方面,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就很值得一提了,基本上可以说是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2、山西大
山西刚过二本线能报什么学校?山西刚过二本线能报什么学校1、武昌理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的本科大学,学校的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当时只是一所专科院校,但是学校的实力也是当地人有目共睹的。学校现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十分完善的,教育质量非常高,基本保持在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在教学建设方面,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就很值得一提了,基本上可以说是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2、山西
刚过一本线怎么选大学刚过一本线最好选二本大学,从表面看可能会有点吃亏,但如果选了个优势的专业,未来发展甚至不输一本大学的学生,除非他们考的是211、双一流高校。一本线上的分数,可以选一个不错的二本大学了,这个时候我们的选择就会更多,我们除了要看学校的实力和专业,还要考虑到学校所在的城市,想要报考二本院校的考生,更建议选择一些一线城市,或者发展良好的沿海城市,对于学习和未
海南高考刚过本科线怎么报志愿在海南高考后,面临本科线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应考虑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专业填报或根据学校填报。对于有明确专业需求的同学,首先应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在选择专业时,应考虑专业学习的难易程度、就业前景、薪酬待遇、学科实力及考研情况等关键因素。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另一方面,对于重视学校、地域等因素的同学,应先确定目标院校。在选定院校后,再选择
刚过一本线能上什么学校刚过一本线能上的大学名单有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1、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
2025-01-27 08:03:04
2024-11-15 09:16:43
2025-01-26 12:40:37
2024-11-08 07:59:25
2024-11-16 12:41:14
2025-01-31 09: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