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信息 > 正文

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2024-12-04 20:47:20 | 基础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3010531隶属于:湖南省教育厅
基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首大学就业状况

吉首大学就业状况

我校积极为毕业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联系推荐,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毕业生近几年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遍布全国各地。学校多次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首大学院校简介

吉首大学院校简介

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先后成为国家民委与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一本批次录取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

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教学学院22个,一级学科41个,本科专业78个,覆盖了12大学科门类。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17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级一流课程48门。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干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芙蓉学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共5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

学校现有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共2万人。学校构建了“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砺炼、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教育”体系,学生动手能力强、社会实践活动多,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比赛、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大学生少数民族艺术团多次赴美国、香港等地演出,影响广泛。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和“西部计划项目优秀高校”称号。办学60余年来,共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毕业生30万余名。

学校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一大批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学术研究形成了自身特色。社会科学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民族生态文化、民族历史、区域经济为重点,差异哲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艺术、沈从文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自然科学研究以武陵山片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提出了“三带”理论,研发了“米良一号”猕猴桃品种,在以杜仲、猕猴桃、大鲵为代表的农、水产品,以及矿产品、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学校打造的由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沈从文纪念馆等六大文化场馆组成的“湘西民族文化博览园”,获批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与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实施了教师出国(境)研修、学生出国(境)交流及交换学习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尉健行、贾庆林、刘云山等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肯定“吉首大学具有特殊价值”,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看到了吉首大学,就看到了武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

进入新时代,吉首大学正在抢抓机遇,提升内涵,努力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基础网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吉首大学就业前景如何?”相关推荐
首都师范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师范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就业状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就业状况2005级学生就业率高达97.5%,在北京名列前茅。其中外地生留京30余人;19人签到中央直属部门;143人签约国企;19人签约三资企业;另有5名村官、2名社区工作者、2名志愿服务西部,1人参军。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院校简介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院校简介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国标代码13629)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

2024-12-01 10:36:14
首都医科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医科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医科大学就业状况首都医科大学就业状况无该校综合数据,学校各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如下:首都医科大学院校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院校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学校校本部设有11

2024-12-01 10:16:37
首都体育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体育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体育学院就业状况首都体育学院就业状况无该校综合数据,学校各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如下:首都体育学院院校简介首都体育学院院校简介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体育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10余万名高层次体育人才,是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

2024-12-01 10:55:1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业状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业状况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由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需求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项服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办法,落实毕业生就业。200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布如下:国有企业33%机关、事业单位:19%读研、出国8%三资企业3%其他37%首都经济

2024-12-08 08:16:59
吉林农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林农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林农业大学就业状况吉林农业大学就业状况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施了“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措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就业工作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沃尔玛、约翰迪尔、中化集团等一批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来校招聘,学生就业质量得到了切实提升。学校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位于全省高校前列,连续三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4-12-02 16:26:04
昌吉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昌吉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昌吉学院就业状况昌吉学院就业状况近几年,昌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稳步上升。2008年,昌吉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84%。昌吉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专门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即从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就业观念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就业政策、应聘技巧教育等。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以便在择业时提高竞争力。学院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最大限

2024-12-06 20:47:40
吉林师范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林师范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就业状况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范围广,遍及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各地;就业率高,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都在90%以上。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院校简介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院校简介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BodaCollegeofJilinNormalUniversity)坐落于松辽平原美丽的英雄城——吉林省四平市。学校于1999年底开始筹建,2000年4月被吉

2024-12-02 16:58:55
吉林建筑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林建筑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吉林建筑大学就业状况吉林建筑大学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建设工作,为祖国各地城乡市政、工用民用建筑、道路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006年--2011年,我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在吉林省各高校中名列前茅吉林建筑大学院校简介吉林建筑大学院校简介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经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

2024-12-02 15: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