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信息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2024-12-03 10:28:48 | 基础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91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相关的问题,今天,基础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状况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状况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和事业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和高效的就业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训练,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实习基地和人才市场建设,不仅重视保持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更注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于江苏高校前列,2003至今连续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到国家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外资与合资企业的人数也不断上升,赢得了用人单位“能力强、素质高、踏实肯干、积极进娶勇于创新”的高度评价。

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基础网

南京工业大学院校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院校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8万余人。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4项、二期项目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8个,本科专业10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前1‰,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5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位列全球百强。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9位;自然指数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8位;上海软科202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63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276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36个。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获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数与培育创建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典型。学校加强“新工科”建设,23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校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书院制“2011学院”,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共建“英才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2门、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首批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3部、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3个、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1个、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和培育点4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江苏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4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41门、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3门、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5门、江苏省美育大讲堂优课1门、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7部、江苏省重点立项建设教材68部。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多年来学校已经培养出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现有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现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1个。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18个。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有限公司等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万余项,科技经费突破70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成为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柔性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作举办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视觉)硕士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制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4个“3+1”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机械工程、制药工程项目入选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现有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50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学历海外留学生600余人。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育科技报国使命,以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目标,对标“双一流”,聚焦高质量,改革攻坚创新突破,团结一致接续奋斗,奋力谱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相关推荐
南京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理工大学就业状况南京理工大学就业状况多年来,研究生就业率达99%,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均超过95%。南京理工大学院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院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

2024-11-30 08:46:34
南京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工程学院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工程学院就业状况南京工程学院就业状况我院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不受区域、行业限制。由于我院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38%,有的专业高达100%,200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5%,有的专业高达100%,其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达50%以上,毕业生多数在大中型企

2024-12-08 14:56:07
南京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大学就业状况南京大学就业状况南京大学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大学之一,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一流的育人环境和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性,使南大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南大尤其在提升就业质量上狠下工夫,在就业地区、就业领域、就业层次上不断追求卓越。日前,毕业生主要有两大去向,即攻读研究生和直接就业。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平均总就业率为92%,其中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为48%。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以知

2024-11-28 20:43:19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状况北京工业大学就业状况北方工大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学校,今年招收的学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校届时将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咨询。由于我校的专业设置全部是近年来社会需求较好的通用性专业,故已毕业的学生就业面较广,一般的毕业去向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三资企业、各类公司等。外地学生毕业后可以留京。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且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

2024-11-29 14:12:18
南京农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农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农业大学就业状况南京农业大学就业状况南农大作为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满意度高”的“三高”战略,30%以上的学生可升入研究生层次或出国继续深造,95%的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到合适的工作。南京农业大学院校简介南京农业大学院校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

2024-11-30 09:36:00
南京林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林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南京林业大学就业状况南京林业大学就业状况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全校形成了全员抓就业,全程抓就业,全面抓就业的良好局面,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喜人。最近四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9%以上,在江苏省教育厅各年度公布的“江苏省内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位居江苏省高校前四强。从近年来我校毕

2024-12-03 10:40:32
北京工商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工商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工商大学就业状况北京工商大学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学校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为手段,以强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基点,努力确保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1)领导重视,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形成了学校领导主抓,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各院系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成立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系党政一把手对院系就业工作负责,建立就业工作责任机制

2024-12-08 10:04:13
北京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北京理工大学就业状况北京理工大学就业状况近几年,在全国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其中60%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就业为主,到国家重点建设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向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等行业输送毕业生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分布在工信部、公安部、安全

2024-11-28 17: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