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信息 > 正文

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2024-11-30 18:01:43 | 基础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61010710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基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安大学就业状况

长安大学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概况

1.学校办学特色十分明显,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2.就业地区广泛,以东南沿海地区省(市)居多,不仅遍及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建筑系统,还延伸到市政、铁道、港航、民航等系统,以从事科研、设计、工程、管理、教学等工作为主。

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3.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每年可推荐本科毕业生总数5%的优秀学生免试攻读校内外相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二)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2006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64%,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6.48%。

2.按就业地区流向分析:毕业生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就业的有2515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3.72%;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114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7.98%,其中到陕西省就业的有788人(其中到西安市就业的有695人),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69.06%;到冀、晋、豫、鄂、湘、赣等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427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4.21%;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830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7.63%。

3.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有129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98%;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有66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2.00%,到科研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有28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9.35%;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300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9.99%;到高等学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毕业生有106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53%;到部队的毕业生有1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37%;自主创业有5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17%;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349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1.62%。

(三)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2007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08%,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5.25%。 基础网

2.按就业地区流向分析:毕业生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就业的有2907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1?81%;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1318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7.09%,其中到陕西省就业的有876人(其中到西安市就业的有575人),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66.46%;到冀、晋、豫、鄂、湘、赣等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587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52%;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94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6.48%。

3.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有151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52%;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有1306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6.81%;到科研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有219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6.16%;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252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09%;到高等学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毕业生有58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3%;到部队的毕业生有4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11%;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20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66%;自主创业2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06%。

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安大学院校简介

长安大学院校简介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40多个民族,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在多样性、国际化的校园里,潜心求学、读书问道。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水资源学科分别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20名和第1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含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9个(含4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91个,联合共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来华留学生7000余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课题37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3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成套科学技术难题,研发了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系统,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地裂缝风险防治问题。新时代,学校积极布局“智慧+”“绿色+”“大数据+”等学科交叉战略,旨在改造传统、升级产业、赢得未来。

学校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建设,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诸多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建设。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学校精心打造卓越学术期刊矩阵,主办8种学术期刊,稳立中国高校学术出版业界之潮头。《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已成为国内交通运输领域三大顶刊,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创办国内道路工程领域第一本英文期刊《Journal of Road Engineering》。主办的5种期刊入选公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和《地球科学和环境学报》均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公路工程标准系列对接国际论坛,推进交通国际标准协同计划。深度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的策划、组织、运行。与中国路桥、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携手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伙伴计划。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雁塔钟声悠悠,渭河波涛浩浩,太白山峦皑皑。几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数十载厚积薄发、行久致远。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


以上就是基础网整理的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长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相关推荐
长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大学就业状况长春大学就业状况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实施“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责任制,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高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2004年达95.4%。长春大学院校简介长春大学院校简介长春大学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之称的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

2024-12-07 17:57:49
长江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江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江大学就业状况长江大学就业状况近年来,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校简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校简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下称“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由长江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学院地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曾是东

2024-12-08 20:28:27
长春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工业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工业大学就业状况长春工业大学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注用得上、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院校简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院校简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一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1999年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2

2024-12-02 15:39:36
安徽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安徽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安徽大学就业状况安徽大学就业状况近三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年年保持在90%以上;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1996年以来,英语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保持在93%以上,非英语专业四级统考历届累计通过率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安徽大学院校简介安徽大学院校简介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

2024-11-30 10:22:29
延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延安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延安大学就业状况延安大学就业状况延安大学重视毕业生工作,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中心和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分配工作。2004年,学校毕业生人数为3012人。其中,研究生为21人,本科生为1311人,专科生为1680人。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100%、88.7%和67.8%。2005年,延安大学研究生毕业26人,本科生毕业1507人,专科

2024-12-06 13:39:29
长沙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沙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沙理工大学就业状况长沙理工大学就业状况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居于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院校简介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院校简介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长沙理工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长沙理工大学美丽的金盆岭校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流的办学条件。这里功能完整,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

2024-12-08 20:43:53
长春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理工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理工大学就业状况长春理工大学就业状况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10届毕业生进入全国直辖市、东南沿海城市的比例达到46%,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为32%。近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院校简介长春理工大学院校简介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

2024-12-02 15:02:37
长春师范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师范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长春师范大学就业状况长春师范大学就业状况目前面向全国27个盛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平均就业率为95.4%,名列吉林省高校前茅。长春师范大学院校简介长春师范大学院校简介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学校前身为19

2024-12-02 1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