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16:29:48 | 基础网
北京大学就业状况
北大毕业生的走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就业、免试推荐或直接考取研究生、出国到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就业竞争能力强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北大毕业生平均供需比例达到1:10。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参加就业的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5.9%、92.8%、96.2%,名列全国高校前茅。u3000u3000每年10月份开始,企事业单位新一轮的人才争夺大战就在北大展开。北大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新闻出版、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等,近几年去著名跨国公司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毕业生比例明显增加。几乎在所有的国家机关中都能看到北大毕业生的身影,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部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均敞开大门欢迎北大毕业生;微软、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在北大一年一度的招聘会上都会抢走许多北大优秀毕业生;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如北大方正、联想等也不甘落后,忙着和跨国公司在北大抢人才,他们以高薪和高职吸引着各个系的学生。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会说,他们看中的是北大毕业生的高素质和创新能力。u3000u3000从就业地区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是北大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城市,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北大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1999年北大京外生源本科毕业生留京人数为379人,占京外生源本科毕业生参加就业人数的49.5%;2000年京外生源留京483人,占55.3%,比例逐年升高。另外,教育部和北京市还为北大毕业生提供优惠政策,本科生留京指标远远高过其他高校,研究生则不受留京指标的限制,只要有接受单位,就可以解决北京市户口。
免试读研比例高u3000u3000北京大学免试推荐本科毕业生上研的比例非常高。北京大学2002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共有79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7.2%,这样高的比例在全国的高校中是极少见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理科院系的老师普遍认为北大本科生比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基础更扎实,知识面更宽;二是最近几年北大学生到校外科研院所读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如中科院和北大物理学院签定了对口培养定向本科生的协议,学生毕业就可以去中科院继续深造。文科院系的免试读研成功率和国内其他学校相比也是很高的。u3000u3000近几年,北大又推出了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政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也对学生有利,直博是5年学制,比读完硕士再读博士少一年。对北大做出了特殊贡献的学生,比如文体特长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等,学校在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工作中会破格录取。除了在北大免试读研,国内其他高校也十分欢迎北大毕业生申请免试读研。出国留学机会大北大每年还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瞄准了国外一流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都有北大学子的身影。北京大学在世界上日益高涨的名气以及北大学生良好的声誉使得国外大学都十分愿意接受北大学生,而且北大留学生都拥有外国大学或机构提供的数额充足的奖学金。十分有趣的是,在北大常常会看到有不少准备赴国外留学的同学收到不止一所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据统计,多于70%(文理科合计)的北大本科毕业生考取(含免试推荐)了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君羊1) 基础网
北京大学院校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北京林业大学就业状况北京林业大学就业状况(1)就业率高。2005-2010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在北京市各高校中保持较高的水平。(2)就业满意度高。对我校签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2010年毕业生对于签约单位与自己择业预期相比较满意程度在80%以上,这是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通过接受就业指导,确定合理期望并实现满意就业的具体表现。(3)就业去向好。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状况北京工业大学就业状况北方工大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学校,今年招收的学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校届时将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咨询。由于我校的专业设置全部是近年来社会需求较好的通用性专业,故已毕业的学生就业面较广,一般的毕业去向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三资企业、各类公司等。外地学生毕业后可以留京。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且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
北京交通大学就业状况北京交通大学就业状况北京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以服务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为宗旨,建有信息室、洽谈室、就业研究室、用人单位资料室、宣讲厅、就业网等专门设施,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积极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营造环境,创造条件。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中心对全校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第一学期设置了“专业导论”必修课,为全校各年级开设了“学
北京工商大学就业状况北京工商大学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学校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为手段,以强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基点,努力确保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1)领导重视,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形成了学校领导主抓,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各院系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成立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系党政一把手对院系就业工作负责,建立就业工作责任机制
北京理工大学就业状况北京理工大学就业状况近几年,在全国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其中60%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就业为主,到国家重点建设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向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等行业输送毕业生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分布在工信部、公安部、安全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就业状况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就业状况毕业生按国务院有关规定享受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待遇;学院高教自考办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推荐工作,并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根据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及专业特长,采取学校推荐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方式。对于具有推荐条件的优秀学生学校推荐工作。u3000u3000电子、信息产业是目前我国发展势头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
北京联合大学就业状况北京联合大学就业状况续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而且就业质量普遍较高,用人单位不乏政府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中央国家机关、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电信集团以及其他外资企业等。北京联合大学院校简介北京联合大学院校简介北京联合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
北京科技大学就业状况北京科技大学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社会各界对我校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我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左右。从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流向来看,地区分布主要是全国大、中型城市。近年来在京地区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60%左右。北京科技大学院校简介北京科技大学院校简介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
2025-01-28 08:34:13
2024-12-01 14:16:59
2024-11-20 17:40:55
2024-09-15 18:54:32
2024-09-11 13:08:42
2025-02-26 16: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