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6 15:09:59 | 基础网
清华大学 2021年 强基计划 测试和录取结果已公布,分数线如下。
江苏理科类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1.79
福建理科类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4.96
北京文科类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8.31
四川综合成绩分数线为81.29
///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
从2020年起,国家取消 自主招生 ,改为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增加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广大家长及考生的特别关注。
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
>>>>>
高考统招完全是拼高考分,而强基高考分的占比一般是85%,其余还要看校考,通过折算强基:校考10分 ≈ 高考20-80分!报强基很吃香,不报白不报。但强基计划并非是面向全体考生的。
这部分同学要勇敢尝试,不要错过这次可以进入名校学习的机会!
建议可以考虑强基计划的4类考生
1、特别想从事基础学科科研的高考生
强基计划所说的基础学科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基础医学 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如果高中学生对这些基础学科非常感兴趣,而且未来能吃苦耐劳,坐好冷板凳准备的,可以考虑强基计划。
当然前提条件是高考成绩足够优秀,至少在一本线以上吧。如果没有一本线以上,就算再喜欢研究基础学科,也没能力研究。
2、已经获得过学科竞赛省奖的竞赛党
其实如果获得过学科竞赛铜牌、省一省二省三奖项的,已经说明了这个学生对基础学科是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另外一个如果已经拿到奖项的可以在强基校考笔试中表现的更好一些。
当然如果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比没有参加过竞赛的考生有了更大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入围条件及校测环节,各校规定不同,具体可参考招生简章。
3、不考虑专业,只想冲985名牌大学的
毕竟 985大学 中的36所还是比较好的大学,虽然有的考生不喜欢基础学科,但是也不完全排斥强基基础专业的情况下,同时也不面临本科毕业就要就业挣钱的家庭的,也可以选择在本科读强基专业。
当然如果特别讨厌强基专业那坚决不建议报。
在强基计划的报考政策中,学科竞赛银牌选手是可以直接入围校测的。那银牌选手还是建议可以高度考虑的。毕竟之前有银牌考生连985大学都没上,去了个普通211,血泪一样的教训。
但还有一些同学要对自己的实力和水平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
强基计划评分考虑
这5类考生建议慎重报考
1.模考成绩低于一本线
实话实说,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强基是打着低分录取主意去的。但从2020、2021年各院校的入围分数线可以看出,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可能比统招分数线还要高,想要低分进名校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建议同学们,模考成绩不能超一本线就不要考虑了,浪费时间精力而已。
2.对基础学科不感冒
强基计划对于基础学科感兴趣的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但对于对基础学科不感兴趣的考生来说,如果为了进入名校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读,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未来工作中都会是非常痛苦的。而且强基计划原则上不支持入校后换专业,培养方案是 本硕博连读 的,即使入学了,也很难坚持下来。
3.毕业想找“金饭碗”
比起热门专业,强基计划涉及的专业大部分比较“冷”,比如说数理化生以及基础医学,文史哲。学科冷门,且部分学科对学历要求也极高,虽然有的学生就业可以对口到研究所、科研院所,但是讲真比起一些热门行业,这些基础学科的赚钱水平还是略输一筹。所以对科学研究没有兴趣,不想泡在实验室、图书馆的同学们,不建议报考。
4.部分获得高奖项的竞赛党
有一部分竞赛党竞赛成绩特别突出,比如进入国集可以直接保送的,建议一定要慎重报考。因为强基有很多局限性,专业少且大多数院校不支持本科转专业,保送的话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另外一个有竞赛金银牌并且已经获得了清北其他项目 拟录取 资格的也不太建议,毕竟清北新领军、 卓越计划 的培养投入比强基计划还大一些。
5.目标定位特色 211院校 强势专业
有一部分学生目标定位明确,一直都是热门城市的热门 211大学 的强势专业,这部分学生就没必要特别考虑 985院校 的强基冷门专业,毕竟读了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的财经类专业也不比C9院校的强基专业差。读了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这类特色211大学的看家专业也不比985大学的基础学科弱。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基础网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大学夏令营2023报名条件?的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夏令营2023报名条件:
1. 具有数学天赋、且需具备优秀的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熟悉微积分基本概念学生优先;
2. 品学兼优,综合素质优秀;
3. 热爱数学,未来有志于从事数理基础科学的学术研究;
4. 英语水平能够达到全英文课程的要求。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以上就是c9强基计划报名 清华大学夏令营2023报名条件?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基础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同济大学夏令营报名条件?同济大学夏令营2023报名条件介绍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的基本素质;2.国内大陆各高校中相关专业(包括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乡规划、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夏令营报名有什么要求吗清华大学夏令营2023报名条件:1.具有数学天赋、且需具备优秀的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熟悉微积分基本概念学生优先;2.品学兼优,综合素质优秀;3.热爱数学,未来有志于从事数理基础科学的学术研究;4.英语水平能够达到全英文课程的要求。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强基计划2023报名条件强基计划2023报名条件如下:1、高三的考生。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是高三的考生才有资格报名,因为强基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高中的学生。2、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3、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强基计划报名流程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1.报名参加强基计划,首先需要访问中国教育在线的报名入口。通过搜索框输入“强基计划报名”或访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登录。2.在强基计划页面,点击试点高校的报名入口,选择目标院校进行报名。3.若尚未注册学信网账号,需先进行注册。使用考生姓名和身份证信息创建账号,并确保记住账号密码。4.等到正式报名时期,利用已注册的学信网账号登录报名系统,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清华大学录取名单:蔡一在,胡鸣镝,甄林睿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陈俭德,王麒诺来自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陈一,蒋弘杰,陆金浩来自余杭区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强基计划河南录取人数340人。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得知,2022年河南省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共计340人,理科288人,文科52人。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报名号与报名人数?强基计划报名号是报考者在报考志愿时的排序号,报名人数88万+人次。根据查询学业桥
高考强基计划报名条件1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每年院校的强基报名条件都不尽相同,全国目前是36所高校拥有强基计划招生资格,具体哪所院校报名条件如何,需要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报考强基计划的通用条件有:1、高三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了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2、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有获奖记录能够证明具有学科特长。因为强基计划目前主要参考的条件就是高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强基计划报名条件如下:1、符合⾼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了⾼考。(应届⽣和复读⽣均可)。2、拥有在省级⽐赛或五⼤学科竞赛中有获奖记录能够证明具有学科特长。3、考⽣参加统⼀⾼考和⾼校考核后,⾼校根据考⽣⾼考成绩⾼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祝等按⽐例合成考⽣综合成绩(其中⾼考成绩所占⽐例不得低于85%)按考⽣综合成绩由⾼到低进⾏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
2025-02-11 03:47:25
2024-12-07 22:37:39
2024-11-07 23:20:54
2025-02-05 08:07:25
2025-02-01 18:06:31
2025-01-27 14: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