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 00:48:41 | 基础网
没有的。 基础网
严禁擅自提前招生。从2017级学生开始,招生录取工作一律在学业水平考试后进行,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招生秩序。特长招生的专门测试、中外合作项目招生的外语水平测试、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院校考核评价可在每年5月中旬之后进行。
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落实“减项、降分”要求。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加强对省外中职招生管理,未经各设区市教育局批准,省外中职学校不得在我省举办分校和教学点。
扩展资料:
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相关要求规定:
1、主要有名额分配招生、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等招生录取方式。在招生中,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学校招生标准。
2、名额分配招生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及学生志愿择优录取,原则上分配到农村初中学校的名额要确保足额落实。
3、因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17级学生开始取消普通高中的保送生招生和中职学校的直升生招生。
参考资料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需要各位2008年深圳中考的原始分和标准分的相关内容。
关于中考实行标准分的说明广东省普通高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标准分。2007年因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考生高考时可以选择不同科目,选考X科的考生人数也不一样,就改为使用原始分。而我市中考,每个考生的科目是相同的,实行标准分更为合理、科学,同时也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选拔。一、什么是“原始分”?什么是“标准分”?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二、标准分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标准分有如下性质: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当然,这是在假定原始分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原始分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则要先进行正态化处理,再转换为标准分,转换后的分数称为正态化标准分,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标准分数。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19,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19%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500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50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四、标准总分是各科标准分的加权平均值吗?标准总分不是各科标准分的加权平均值。是将各科标准分进行加权相加,得到一个加权总和值(简称加权值),然后再将这个加权值转换为标准分,所得值即为标准总分。五、我市2008年中考成绩以单科等级和标准总分同时呈现我市中考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标准分。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因受高考的影响,试用原始分,结果证明效果不甚理想。同一分数的考生上百人(如2007年中考总分为435分的考生,达300人之多),区分度较差,也不利于高中学校的录取。我市决定今年中考仍使用标准分,学科统考成绩以单科等级和标准总分同时呈现。单科等级成绩根据单科标准分划定,等级设定及各等级划定比例为:A+(5%)、A(20%)、B+(25%)、B(25%)、C+(20%)、C(5%)。标准总分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六科标准分合成,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权重均为1,历史与社会权重为0.6。体育成绩以8%的权重计入中考标准总分(2006年体育成绩权重5%)。 超详细的强吧--||....我无语--||...后天高考啊--||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级运动员中考加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吗。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不加分。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
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吗在全国性或者省级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可以加分。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政策如下:凡获得全国性正式比赛第二名及以上成绩的运动员,可在高考成绩中加20分;凡获得省级比赛前三名及以上成绩的运动员,可在高考成绩中加10分。所以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在高考的时候是加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吗1.国家二级运动员在高考中不享受加分政策。2.根据查询结果显示
高考体育标准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一、报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体育专长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当地招生办(考试中心、考试院,以下简称招考机构)办理报名手续。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体育专业特招生相应项目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前六名(集体项目限主力队员,体操项目在地市级以上体操比赛中获得过男、女个人全能前六名)或具备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的高
体育二级运动员高考有加分吗?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不再进行加分。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公告,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做出规定,公告中指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扩展资料:高考加分考生类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
国家二级运动员证高考可以加分吗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不加分。取消加分,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公告,就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做出规定,公告中取消了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指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扩展资料国家二级运动员是在
一级运动员高考可以加分吗?1.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获得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可以在高考中加分二十分。2.高考加分政策中规定,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银键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并获得前六名的考生,以及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均需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统一认定。3.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申请条件包括:a.在全国巡回赛年终总排名中,单打排名四至十六名
上海户口加分政策具体是怎样的目前上海市针对本市居民规定的高考加分政策是,如果属于烈士子女,高考的时候可以直接加20分,少数民族转移到上海市的考生、华侨子女、台湾省籍子女,高考的时候可以加5分,对于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子女高考时可以加10分。一、上海户口加分政策具体是怎样的?1、烈士子女,加20分,由报考学校审核录取户口所在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证明。2、少数民族
国家一级运动员有加分吗?国家一级运动员高考优势如下:国家一级运动员在高考时有降分录取和免试入学的政策。国家一级运动员一般可通过体育单招和高水平运动队的方式报考大学。体育单招需要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统一命题的考试,健将级、国家一级运动员考生有降分录取的政策。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国家一级运动员通过学校出题的考试,可免于参加高考。1、体育单招的文化分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1
2024-12-07 22:37:39
2025-02-11 03:47:25
2024-12-14 15:45:24
2024-11-07 23:20:54
2024-12-22 21:11:39
2025-02-01 18: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