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23:01:17 | 基础网
高校专项计划填志愿方法:
1、选择院校—确认志愿
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2、下载申请表 基础网
过了初审,拿到报考资格后在志愿填报网站对应批次填写志愿即可。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中学盖章、本人签字。如果高校要求在报名阶段交费,那么考生交费后才能下载申请表。
3、上传申请表
如果高校要求上传申请表,则需要将申请表上传到系统中;若高校不要求在系统中上传,则需看高校的招生简章具体说明,线下提供。
上传申请表时需将中学盖章、本人签字后的报名表扫描(或拍照)后上传,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请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4、邮寄材料
考生需要根据高校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部分高校不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详见系统提示)。
5、查审核询结果
高校会针对考生提交的志愿进行审核。对审核结论有疑问,可以咨询志愿高校。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选科报名流程的相关内容。
1. 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学科优劣势等,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的高考科目,例如文科或理科。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名1、国家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才可以报名:(1)符合2019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名方式:报考国家专项计划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根据各省招办具体要求填报志愿。2、地方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安排在本科提前批A段和B段。通过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资格审核且已完成公示的考生方可填报。其中,有政治考察、面试、体检等特殊要求的国家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提前批A段,其他国家专项安排在本科提前批B段。本科提前批A段的国家专项计划实行顺序志愿,设集中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每次只能填报1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选
国家专项怎么报(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具体报考流程各省略有不同,以四川省为例:1.考生需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按本市州要求在网上填报《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考生报考资格申报表》,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高考报名确认前。2.考生在网上完成申报后,按所在市州规定的时间确认并打印《国家专项申报表》,由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3.签字确认后,持相关印证材料,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如下: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每个省份对于农村专项计划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要按照自己所在省份招考办的要求填报农村专项计划志愿。如果考生既符合高校专项计划又符合其它两个专项计划的填报要求,考生可以按照招考办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都填或者填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志愿。相关信息:国家专项计划的高校都是中央部门高校或地方211重点院校,但限定特定地区(主要是贫困地区)人群报
国家专项计划湖北省怎么报国家专项计划是针对特定地区符合条件的学生群体申报的专项计划,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湖北省,报考国家专项计划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首先,考生需要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且具备以下条件: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
云南高考报名户籍学籍的要求云南高考报名户籍学籍的要求:本人户口和父(或母)亲的常住户口在云南省,且具有在云南省高中三年学籍。报名要求:考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形式由考生自行报名。①登录云南招考频道(www.ynzs.cn)后,左键点击页面上的“进入工作网”功能即可进入“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进行报名。②用户名、登录密码由考生本人用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写,长度5个以上
国家专项是什么意思报名条件有哪些法律分析: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21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
2025-01-26 12:40:37
2025-01-31 09:39:21
2024-11-14 06:22:06
2025-01-25 08:25:10
2025-01-28 16:36:53
2024-11-23 05: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