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

2024-10-12 04:16:06 | 基础网

今天基础网小编整理了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

24年高考报名是几月份开始

24年高考报名一般是在10月-12月的居多,具体时间各位考生可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进行查看,目前很多省份的高考报名时间已经公布。下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分省份高考报名时间,一起来看一下吧。
24年高考具体报名时间
2024辽宁省高考报名时间: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时间为2023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现场资格审查和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时间为2023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各市将于2023年11月6日16:00前完成考生的报名最终确认工作。少年班考生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2024吉林省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0月5日—10日(每天9:00时—16:30时)。现场确认时间:2023年10月15日前完成。网上缴费时间:2023年11月12日-13日(每天9:00时—16:30时)。
2024安徽省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0月25日10:00至10月29日17:00。
2024山西省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5日8:00—10日18:00。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完成高考“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逾期不予受理。考生报名缴费后,如因个人原因取消报考资格的考生,报名费用不予退返。现场确认时间为2023年11月12日8:00—16日18:00。
高考报名要准备哪些材料
1、高考生本人身份证、全家户口簿原件,户口簿主页、父母及本人页复印件。

2、预报名表一式两份,应届高考生由就读学校填写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负责人签字。往届生由居住地办事处填写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并加盖公章,负责人签字。
3、应届高考生由就读学校出具学籍证明,加盖就读学校所属教育局学籍专用章,区外学校就读考生需提供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告。
4、往届高考生需提供高中(中专)毕业证(原件、复印件)。
5、资格审查表由社区、办事处、公安办证中心盖章,负责人签字。
如果学籍手续开不出来或没有学籍手续,须按社会青年报名参加高考,报名时间是一样的,在填表时有点区别(社会青年)在其他录取,上学,和应届毕业生是一样的。比如考生没有异地户口但想在异地上学的这类学生,想要享受与有异地户口学生一样的待遇,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1、学生户口本;
2、父母在异地所在地居住证明(居住证),房屋租赁合同(买房的提供购房合同或者房产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商营业执照的法人是父母一方也可以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3、在异地所在地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含1年)的证明(在高考志愿报考前请不要停缴社保以避免出线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4、高中入学通知书。

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

高考报名考生号能不能俩个设备一起上

可以的。 基础网

报名分报名信息网上输入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进行。网上输入时间为11月1日至11月10日,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14日至11月16日。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时间要求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2020年普通 高校招生考试 报名系统”,认真阅读报名要求,网上签订《诚信承诺书》,如实录入报名信息,并选择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点。

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艺术类与体育类不能兼报。艺术类或体育类考生可兼报普通类。

艺术类考生 除文化科目考试外,还须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包括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省统考”)和高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校考”)两种形式。艺术类省统考分8类。

即: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时装表演类、影视表演类、播音主持类、编导类、摄制类。考生须选择相应的省统考类别(可多选),并同时填选相关信息,完成省统考报考手续。

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

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

基础网(https://www.bjcybag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的相关内容。

要的 ,高考之后,还需要去学校办三件事(回去几次要看办事的效率):

1、回学校领取高考招生信息类的书籍,以便填报高考志愿。

2、网上高考志愿后,还需要现场确认签字,一般都安排在学校进行。

3、回学校领取自己高中的档案原件,进入大学后要把此档案交到大学。

4、还有很多中学,都要求学生把通信地址写到学校,这样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要快递到学校了,考生自然要再回学校一趟,拿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

高考注意

注重难题偏题

很多学生从复习的开始,就喜欢专研难题偏题,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三大科目中出现难题和偏题,认为多做这类题,提前攻克,就能在考试中拿下压轴题,赢得高分。

其实,难题偏题只是最后一道题,只占卷面总体分值的1%左右。换句话说,这部分试题只为考清华北大超级学霸准备。

考试中基础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千万别觉得基础知识没什么难度,不值得自己去浪费时间,这恰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不可取。

以上,就是基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基础网:www.bjcybags.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高考要回学校办理吗?”相关推荐
在外地上学回家高考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
在外地上学回家高考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

在外地上学回家高考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以河南省为例。考生需按规定的时间带户口簿、二代正式身份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学籍学历证明)等证件到户口所在县(市)招办确定的报名点报名。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是在异地就读的,必须要回户籍地考试,携带的证件有:户口簿、二代身份证、学籍证明。携带以上资料后,在户籍多在第的县(市)招生办报名点报名即可。由于身份证采集使用的是二代正式

2025-01-05 14:15:20
高考报名后要回学校签字吗?
高考报名后要回学校签字吗?

高考报名后要回学校签字吗?要去学校确认签字,不过通常学校会有通知,今年网上填志愿,在家里也能报,不需要填表,保险起见,要回学校签名,但不回也没有什么事,只是要自己确认,学校留底。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此,考生在填报志

2024-11-04 12:14:04
艺术生高考报名要回学校吗
艺术生高考报名要回学校吗

艺术生高考报名要回学校吗艺术生高考报名流程一般只需要现场确认时回到学校,其余环节多通过网络进行,无需回校。考生需关注报名时间,按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指引进行报名。报名流程分为领取报考证、查询招生简章、现场报名(或现场确认)三步。艺考通常在12月进行,所有高三艺术生均可参与。联考由各省份组织,成绩可作为专业成绩,并作为报考其他学校校考的依据。艺术生报名时需关注报名网址、报名时间、确认方式和所需

2024-12-08 13:34:15
回户籍所在地高考需要办哪些手续吗
回户籍所在地高考需要办哪些手续吗

河北中职生对口高考报考流程河北中职生对口高考的报考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考生需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对口高考主要适合中考成绩不理想、分数低于高中录取线的考生,以及中考成绩虽能升入高中但高考无望的学生等五类群体。其次,考生需选择报名方式。应届生可跟随学校统一报名,而往届生则需在户籍所在地的教育局进行报名。准备考试科目是重要的一步。对口高考包括文化考试和专业综合考试,总

2024-12-17 10:53:30
艺考生艺考完要回学校参加高考吗?
艺考生艺考完要回学校参加高考吗?

艺考生艺考完要回学校参加高考吗?对于艺考生,视情况而定,可能需要回学校参加高考,也可能不需要。艺术类考生通常会分为两类:艺术类高考生: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选择了艺术类专业(如音乐、舞蹈、美术等),他们的高中教育内容和普通高中学生有所不同,学习的科目和要求可能有所调整。这些艺术类高考生通常不需要回到普通高中参加高考,而是通过艺术类高考(通常称为"艺考")来申请艺术院校。

2024-09-12 03:16:42
高考要回原籍考吗?
高考要回原籍考吗?

2021回原籍高考最新规定广东省随迁子女不符合异地高考政策,可以高三的时候回去原户籍参加高考吗?2021年'-:这个就应该回原籍去参加高考,如果你那个父母没有交够三年的社保,然后子女在当地的高中没有念够三年的话,是要回原籍参加高考的2021年还能回原籍地高考吗-:高考越来越宽松了,以后甚至会普及大学,也就是说,是个人就能上大学,这一方面也是国家控制人们素质差距的一个措施,20年内肯

2024-10-27 01:16:15
高考要回户籍原地吗?
高考要回户籍原地吗?

高考要回户籍原地吗?不用,现在高考已经可以不在户籍所在地考试了。17年高考制度改革,基本上所有的地方只要你在同一个地方上学满了三年之后就能在当地进行高考。1.目前我国的高考是分省进行的,录取也是分省进行的,大多数考生一般都回户口所在的地参加高考考试。2.但是也有两种例外:(1)异地借考,就是说孩子的父母因为执行国家公务去了外省,则孩子可以申请在外地高考。但孩子还是

2024-09-22 04:57:02
省内高考要回本市吗
省内高考要回本市吗

省内高考要回本市吗法律分析:在同一省的另外一个城市读书,高考报名是不用回户籍所在地报名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4.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

2024-11-24 20:47:13